采桑子 · 夜坐偶成

香温茶熟清宵静,试理琴囊。又点书囊。小院无人怯嫩凉。
裁将半幅泥金纸,写了云章。印了琼章。拟贴风轩与月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采桑子·夜坐偶成》是清代诗人陈珍瑶创作的一首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介绍:

  1. 作者:陈珍瑶
  • 时代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属于古典诗词范畴。
  • 作品风格:作为古典诗词,此诗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优美的艺术形式。
  1. 原文
    香温茶熟清宵静,试理琴囊,又点书囊。小院无人怯嫩凉。裁将半幅泥金纸,写了云章,印了琼章。拟贴风轩与月廊。

  2. 翻译
    在一个清幽的夜晚,茶香袅袅,我静静地坐在书房中,试图整理琴谱和书籍。四周静悄悄的,只有微风和月光相伴。于是,我用半幅泥金纸写下了我的云章,并用琼章印上它。最后,我想把这份宁静和雅致放在风轻摇动的窗前和月光洒满的长廊上。

  3. 赏析

  • 这首诗通过描写夜晚的宁静氛围和诗人的内心活动,展现了一个文人墨客在清静夜晚中寻找心灵慰藉的场景。
  • 诗中使用了许多意象,如“香温茶熟”、“小院无人”等,都营造出一种静谧、舒适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述的环境中。
  •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1. 相关讨论
  • 在古代文学中,夜坐偶成是一种常见的题材。许多诗人都曾以夜坐为背景,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 陈珍瑶的这首《采桑子·夜坐偶成》也不例外,它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一个文人在夜晚独处时的心境。

《采桑子·夜坐偶成》不仅是陈珍瑶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