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济亭夫子寿言

天妃此日降仙家,又见先生福履加。
论齿初扶灵寿杖,称觞恰趁吉祥花。
郎君彩服围朱履,弟子笙歌拥绛纱。
最爱春光三月好,满门桃李烂明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董济亭夫子寿言》是一首表达对长者尊敬和祝福的古诗。下面将从作品原文、赏析以及作者背景等方面进行介绍:

  1. 作品原文及翻译
  • 诗作内容:《董济亭夫子寿言》通过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场景,其中“天妃此日降仙家”意味着天地间神仙降临人间,增添了庆祝的气氛。紧接着,“又见先生福履加”,表达了对先生福禄双全的美好祝愿。诗中还提到了“论齿初扶灵寿杖”,指的是先生年事已高,但仍精神矍铄,如同使用着灵寿杖一样充满活力。而“称觞恰趁吉祥花”则描绘了喜庆的宴会上,宾客们穿着鲜艳的服饰,欢歌笑语,气氛和谐。
  • 诗意解读:整首诗洋溢着对长者的敬意和祝福之情,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细致描写,展现了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诗人通过这些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中所传达的深厚情感和美好愿景。
  1. 作者陈肇兴
  • 作者介绍:陈肇兴,近现代诗人,其诗歌创作多关注于人生哲理和社会现实。陈肇兴的生平经历和生活态度在诗中有所体现,他的作品往往能引发读者对于生命、时间以及人际关系的思考。
  • 创作风格:陈肇兴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作品具有深刻的内涵和艺术价值。他的作品往往蕴含着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
  1. 赏析
  •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精致的意象和深情的表达。诗中的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通过这些细节的描绘,不仅展示了节日的喜庆氛围,还体现了对长者的尊重和祝福。这种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艺术手法,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层次的审美价值。
  •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主题是颂扬长者和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长者的赞美,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尊老爱幼的道德观念。同时,诗中描绘的节日盛况和喜庆氛围,也体现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普遍追求和珍视。

《董济亭夫子寿言》不仅是一首表达敬老爱亲美德的诗歌,也是一部蕴含深刻哲理和人文情怀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温情的社交场景,同时也传递了对生命、时间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