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绳床共被时,十年风雨苦难支。
代供甘旨持筹窘,不耐嬉游秉性奇。
累重怜予登第晚,家贫误汝读书迟。
池塘旧梦空回首,落日荒原万古悲。
哭仲义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哭仲义弟》是陈肇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作于清朝近现代之初。这首诗不仅在文学形式上展示了诗人深厚的诗歌功底,也在内容上深刻表达了对兄弟间深厚情谊的珍视与悼念。下面将详细介绍该作品:
- 创作背景
- 作者生平:陈肇兴(1831~?),字伯康,号陶村,台湾府彰化县治(今彰化市)人,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
- 创作动机:《哭仲义弟》的创作很可能源于作者对兄弟情深的感慨和怀念。这首诗反映了他与弟弟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以及面对生离死别的无奈和悲痛。
- 诗歌原文
- 记得绳床共被时,十年风雨苦难支。代供甘旨持筹窘,不耐嬉游秉性奇。累重怜予登第晚,家贫误汝读书迟。池塘旧梦空回首,落日荒原万古悲。
- 诗歌主题
- 兄弟情深: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弟弟深沉的情感。诗中充满了对兄弟共同生活的温馨回忆以及对失去兄弟后的深切悲哀。
- 人生哲理:除了情感的流露,诗歌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例如,“累重怜予登第晚”反映了对命运多舛的感慨,而“池塘旧梦空回首”则透露出一种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和留恋。
《哭仲义弟》不仅是陈肇兴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传统家庭伦理和人际关系的一种深刻反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亲情观念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