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 题家书后寄外

宵深倦绣。细数铜壶漏。剔尽釭花红似豆。人比影儿还瘦。
窗前悔种梧桐。飘摇易感秋风。欲写音书寄远,天边盼断飞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清平乐·题家书后寄外》是清朝陈嘉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淡泊的笔墨描绘了作者在深夜时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因思乡而感到的孤寂与落寞。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具体分析这首词:

  1. 作者简介
  • 陈嘉:陈嘉是清朝的一位诗人,其生平事迹不详,但据记载他生活在清代中后期。
  • 创作背景:关于这首词的创作背景,目前没有确切的历史资料证明。但从内容上看,它反映了作者在特定时刻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状态。
  1. 诗词原文
  • 宵深倦绣。细数铜壶漏。剔尽釭花红似豆。人比影儿还瘦。窗前悔种梧桐。飘摇易感秋风。欲写音书寄远,天边盼断飞鸿。
  1. 诗词赏析
  • 情感表达:此词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特别是“人比影儿还瘦”和“天边盼断飞鸿”,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 意境营造:词中的“窗前悔种梧桐”和“飘摇易感秋风”等句,营造了一种凄凉而优美的意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词中所蕴含的悲凉之美。
  1. 文化意义
  • 文人墨客:陈嘉作为一位文人,其创作反映了当时的文人对于家庭、亲情和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这种情感的抒发,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 诗词鉴赏:《清平乐·题家书后寄外》不仅是陈嘉个人情感的真实记录,也是研究清代文学和文化的重要文本。通过对这首词的深入阅读和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

《清平乐·题家书后寄外》不仅仅是一首诗词作品,它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通过学习这首词,可以更深层次地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以及古代文人的高尚情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