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 春晚

幕底层阴黯绮栊。柳枝摇曳怨东风。鹧鸪声里春将晚,满地苍苔糁落红。
情默默,恨重重。一年芳事惜匆匆。縻芜远道无消息,肠断零烟剩雨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鹧鸪天·春晚》是由清朝词人陈嘉创作的一首词

这首词通过描绘暮春时节的景色和情感,展现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美好事物的怀念及内心的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词:

  1. 作者简介
  • 陈嘉:陈嘉是一位杰出的词人,他的生活背景与经历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经历了太平天国之乱后,陈嘉选择隐居生活。
  1. 作品原文
    幕底层阴黯绮栊。柳枝摇曳怨东风。
    鹧鸪声里春将晚,满地苍苔糁落红。
    情默默,恨重重。一年芳事惜匆匆。
    縻芜远道无消息,肠断零烟剩雨中。
  2. 作品译文和注释
  • 译文
  • 暮春时节,楼阁的门扉紧闭,昏暗的光线透过精致的窗帘映照着外面的世界。柳树随风摇曳,似乎在向东风倾诉着什么。
  • 鹧鸪的叫声在春天即将结束的时候响起,而地上的青苔点缀着落花如同被红色点缀。
  • 心中的思念如影随形,而心中的怨恨却如重山压顶。一年的好景致都在匆匆中消逝,远方的朋友音讯全无,只留下孤独和哀愁。
  • 思绪纷乱,情感复杂,一年来的美好时光都如此匆匆而过。而远方的朋友音讯全无,心中充满了遗憾和哀愁。
  1. 赏析
  • 主题表达:这首词以暮春时节为背景,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内心的情感。作者通过对春天景色和情感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 艺术手法:整首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首先,通过对比和拟人化的手法,使自然景物更加生动形象;其次,通过反复咏叹的方式,加强了情感表达的力度;最后,运用了象征和暗示等手法,增加了作品的深度和内涵。
  1. 写作背景
  • 时代背景:此词创作于清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人民饱受战乱之苦。
  • 个人经历:陈嘉在太平天国之乱后选择了隐居生活,这段经历使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生命的短暂和美好时光的珍贵。因此,他在这首词中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1. 艺术特色
  • 抒情性:此词具有很强的抒情性,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抒发内心的情感。这种抒情方式使得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词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 意象运用:词中大量运用了意象,如“柳枝”、“鹧鸪声”、“苍苔”等,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词的画面感,还使得词的情感更加深刻和丰富。
  • 语言风格:此词的语言风格清新自然,既有文人雅韵,又有民间风味。这种风格的形成得益于作者的个人修养和所处的时代背景。
  1. 历史评价
  • 在古代文学史上,这首词被视为陈嘉的代表作之一。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风貌。同时,这首词也体现了中国古代诗词的传统美学观念,如意境、比兴等,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鹧鸪天·春晚》是陈嘉创作的一首经典词作。其内容涵盖了对时间流逝的感叹、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朋友的深情思念。通过这首词,可以深入了解到陈嘉的生平以及其所处时代的文化背景。此外,这首词的艺术手法和表达形式也为后世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范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