饧箫声里逢寒食,花映重帘。柳插高檐。芳草萋萋绿似烟。
踏青怕上西湖路,莺语堤边。鹃泣山前。麦饭家家扫墓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饧箫声里逢寒食,花映重帘。柳插高檐。芳草萋萋绿似烟。
踏青怕上西湖路,莺语堤边。鹃泣山前。麦饭家家扫墓田。
《采桑子·丁已寒食》—— 古韵今风,历史与自然的交融
《采桑子·丁已寒食》是一首描绘清明时节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的古诗。在这首诗中,陈嘉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春日的寒食节,人们在饧箫声中迎来了这个传统的清明节。花影婆娑地倒映在重帘之上,高高的柳树枝条插入檐下,而那绿草如烟的景象则让人心旷神怡。踏青的人们害怕走上西湖的路,莺语细声中,人们沿着堤边徜徉。杜鹃在山前悲泣,家家户户忙着扫墓。
诗中的意境不仅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义。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先人的追思与敬意。
《采桑子·丁已寒食》不仅是一首描写清明时节自然风光的诗歌,更是一次历史的回望,它让我们得以穿越时空,去感受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气息和文化底蕴。在现代的生活中,我们或许已经很少有机会亲身经历这样的传统节日,但这首诗却以其独特的魅力,提醒着我们珍视和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