饧箫声里逢寒食,花映重帘。柳插高檐。芳草萋萋绿似烟。
踏青怕上西湖路,莺语堤边。鹃泣山前。麦饭家家扫墓田。

采桑子·丁已寒食

释义:在糖箫声中迎来了寒食节,花儿映照着重重帘幕,柳枝插入高高的屋檐,芳草繁茂,绿得如烟。

赏析:此句描述了节日的气氛和自然景色的和谐美。”饧箫声里逢寒食”中的”饧箫声”指的是吹奏糖制的箫,这种乐器通常用于节日庆祝。”逢寒食”则是说在这样一个特定的节日里,人们相聚一堂,共同庆祝。”花映重帘,柳插高檐,芳草萋萋绿似烟”这几句描绘了节日时家家户户的装饰和环境的美好。这里的”花映”、”柳插”、”重帘”、”高檐”、”芳草”、”萋萋”都是描绘景物的词语,生动地表现了节日的热闹与和谐。”踏青怕上西湖路”中的“踏青”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习俗,指春游,而“怕”字则传达了人们对节日气氛的敏感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莺语堤边,鹃泣山前”中的“莺语”和“鹃泣”分别是鸟儿和杜鹃鸟的叫声,它们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繁衍。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感慨。

采桑子·丁已寒食
释义:踏青时担心走错路去到西湖,那里有美丽的风景,但莺鸟的话语和杜鹃的悲鸣更让人心酸。
赏析:这一句进一步描绘了节日的氛围。在这里,”踏青”是指春天出游赏花的活动,”怕上西湖路”则是说作者在出游时有所顾虑,可能是因为西湖的美丽吸引了他,但同时也让他担忧可能会错过什么重要的东西。而接下来的”莺语堤边,鹃泣山前”,”莺语”指的是黄鹂鸟的叫声,”鹃泣”则指的是杜鹃鸟的哀鸣,这些声音都增添了节日的感伤氛围。诗人通过对比两种声音——自然的欢愉与生命的哀愁,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美好瞬间易逝的感慨。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情事理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情感的细腻表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