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羽江关,赋情何处同衿契。临风遥忆玉珂人,跌宕长安醉。
奕世芸香共继。咏芙蓉、金天镜里。旧巢归燕,梦魇花愁,伤春无绪。
烛影摇红 · 寿郭啸麓六十
介绍
《烛影摇红 · 寿郭啸麓六十》是一首由近现代诗人陈方恪创作的古诗,表达了对郭啸麓六十岁的祝贺与对其人生经历的感慨。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从诗的内容来看,“倦羽江关”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心系故乡的场景,而“赋情何处同衿契”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随后,“临风遥忆玉珂人,跌宕长安醉”描绘了诗人回忆往事、感慨时光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许。
诗中“奕世芸香共继”一句,意味着郭啸麓家族世代传承的文化与艺术成就,这不仅是对其个人才华的认可,也是对其家族荣誉的象征。同时,“咏芙蓉、金天镜里”以及“旧巢归燕,梦魇花愁,伤春无绪”,这些诗句通过细腻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示了郭啸麓的人生历程和内心世界。这些描写不仅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郭啸麓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也使这首诗成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艺术品。
从诗歌的艺术特色来看,陈方恪的这首诗采用了传统的五言古诗形式,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诗人巧妙地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相结合,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共鸣,这种表达方式使得诗歌具有了更加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
对于现代读者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一种纪念,更是对传统文学的一次回顾与传承。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这首诗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珍惜与亲朋好友的相聚时光,同时也鼓励人们去探索和传承自己的文化根脉。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烛影摇红 · 寿郭啸麓六十》不仅是一首表达对友人祝贺的古诗,更是一部展现诗人情感世界和艺术才华的作品。它以其深邃的内涵、精湛的艺术表现力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成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值得每一位读者去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