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学资开济,深心念始终。
彭年供阅世,汉鼎慭馀功。
跋涉忘衰暮,绸缪见至忠。
堂堂青史在,希遇古谁同。
挽陈韬庵年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陈韬庵年丈》是近现代诗人陈曾寿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对陈韬庵年丈的深深怀念和对其一生成就的高度评价。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 作者信息:陈曾寿,字去非,号涵怀,晚号茶村老人,生于清代光绪年间,卒于民国时期。他是一位杰出的诗人、文学家,其诗作多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陈曾寿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他的许多作品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 作品原文:世换空耆旧,公希大父行。 虚衷逾敬礼,引坐愧文昌。 京国交期远,行园直日长。
- 内容解析: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对陈韬庵年丈的深切缅怀之情。首句“世换空耆旧”意味着时光荏苒,世间人事变迁,而陈韬庵年丈却依然如故,令人怀念。第二句“公希大父行”,表现了对陈韬庵年丈高尚品德和崇高地位的赞美。第三四句“虚衷逾敬礼,引坐愧文昌”则描绘出与陈韬庵年丈交流时的谦逊态度以及内心的愧疚,因为自己未能充分表达对他的敬意和怀念。最后两句“京国交期远,行园直日长”则反映了陈韬庵年丈离世后,自己因公务繁忙而无法亲自前往悼念的无奈之情。
-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陈韬庵年丈的深切思念和对其一生成就的高度评价。诗人通过对陈韬庵年丈生平事迹的回忆和个人感慨,表达了对这位前辈学者的敬意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身的情感世界和人生态度。
- 艺术特色:《挽陈韬庵年丈》在艺术上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语言简练明快,富有节奏感,易于传诵;二是意象生动贴切,能够形象地描绘出陈韬庵年丈的形象和性格;三是情感真挚深沉,表达了诗人对陈韬庵年丈的深情厚谊。这些特点使得该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挽陈韬庵年丈》不仅是一首表达对已故亲人怀念之情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深厚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的作品。通过对其内容和特色的了解,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一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