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寄怀病树

痼疾淹床褥,因循及暮春。
观书时小得,听雨属闲人。
狙赋争三四,鸡啼误暝晨。
独馀江汉客,何处觅桃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雨中寄怀病树》是诗人陈曾寿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简单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陈曾寿(1878年—1949年),原名陈敬第,字止祥,号竹虚,晚年自号石遗、石翁,浙江兰溪人。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学者和文学家,以研究中国古典诗词而闻名。
  1. 作品风格
  • 《雨中寄怀病树》体现了其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语言精炼而富有韵味。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这首诗传达了一种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1. 内容概述
  • 痼疾淹床褥,因循及暮春:表达了诗人长期的疾病和由此引发的生活困顿,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 观书时小得,听雨属閒人:描绘了诗人在病榻上读书和听雨的情境,反映了诗人对知识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 狙赋争三四,鸡啼误暝晨:展现了诗人在病中仍坚持创作的情景,尽管身体疲惫但仍不放弃文学追求。

《雨中寄怀病树》不仅展示了陈曾寿深邃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哲学思考。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遭遇的写照,也是对生命意义深刻探讨的体现,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历史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