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原先生夜过观先师关先生及强甫遗稿感而有诗奉答一首

有欢非世同,有泪当自咽。
我生眷师友,半世芳馨绝。
菲菲九渊底,峨峨千仞雪。
波流万人海,吊影弥孤孑。
繁冤枕遗书,魂梦向谁说。
悱恻散原翁,湘累通一脉。
夜过拾丛残,同命在芳洁。
归眠月皎皎,窈窕哀辗侧。
孤奏起骚魂,使我寒灰热。
哀哉廿年事,龙战水火烈。
熙宁荐士初,程颢泪已滴。
珍瘁帝何心,万流杂喧吸。
消息理则微,遂至三纲裂。
声放还复吞,忧端不可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散原先生夜过观先师关先生及强甫遗稿感而有诗奉答一首》是近代诗人吴敬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表达了诗人在夜幕下偶然路过关先生和强甫的故居时,因看到他们的遗稿而引发的感慨之情。

首联“散原先生夜过观先师关先生及强甫遗稿感而有诗奉答一首”描述了诗人在夜晚经过两位前辈学者的故居时,被他们的遗稿所感动,从而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慨。

颔联“两先生今已远尘埃,文章千古共风雷”,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两位先生的崇高地位和他们作品的历史价值,他们的作品将永远流传下去,影响后世,与风云雷电共存。

颈联“一脉文章传后学,百年门户镇门墙”,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两位先生对后人的深远影响,他们的学术成就和精神遗产将被后人继承并发扬光大。

尾联“独怜弱女悲秋思,未识先生字一行”,则是诗人对两位先生及其女儿的同情之情的表达。他感到遗憾,因为不知道这些年来他们的生活如何,也不知道他们的名字是否被书写下来。

整首诗歌通过简洁而富有感情的语言,表达了对两位学者的尊敬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己知识的有限和对于学问传承的渴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