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黄花慢 · 同彊村老人作

托命孤芳,剩十年魂梦,长绕伊行。小廊回处,凤城西畔,几回烛底,仔细秋妆。当时一笑天能妒,便拚断、故国遗香。枉断肠,寒畦生事,检点苔荒。
移根瘦损堪伤,更一枝轻折,长惹思量。旧尘在眼,只馀清泪,佳期注脚,偏是斜阳。人间原有相逢事,漫羞晕、憔悴容光。正夜长,背灯添影凄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惜黄花慢 · 同彊村老人作》是清代文学家陈曾寿所作。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与友人共赏秋花时的情景,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生活态度和深厚的友谊。下面将详细介绍该文学作品: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陈曾寿(1778年—1829年),字子寿,号云巢,晚清时期著名的诗人、书画家,浙江绍兴人。他的作品多以山水画为主,尤其擅长写意花卉和书法篆刻。
  1. 作品原文
  • 托命孤芳,剩十年魂梦,长绕伊行:描述了自己如同梅花一样,孤独而坚强地开放,虽然生命短暂,但却留下了永恒的影响。
  • 小廊回处,凤城西畔:表达了在凤城西边的小廊下回眸时所见到的美好景象,充满了怀旧之情。
  • 几回烛底,仔细秋妆:形容在烛光下细致地化妆,反映了作者对细节的敏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此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作者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 语言优美:陈曾寿的用词精炼,句式对仗工整,体现了其扎实的文学功底和审美情趣。
  • 情感真挚:通过深情的语言,表现了作者对友情、艺术和自然的珍视。

通过对《惜黄花慢 · 同彊村老人作》的分析可以看出,这首词不仅是陈曾寿个人情感和艺术追求的体现,也是那个时代文人雅士生活哲学的反映。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