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 题清微道人画兰

憔悴空山听雨人,三湘清怨入微颦。玉纤轻点花疑瘦,钏重慵移叶未伸。
芳佩冷,露痕新,微波何事误灵均。心香意蕊难分别,劫堕华鬟又一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清微道人画兰》是夏孙桐所作。夏孙桐,字闰枝,一字悔生,晚号闰庵,是近现代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的这首作品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也反映了作者深厚的艺术修养和高洁的情操。

夏孙桐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空山幽兰的画面。“一花一石意翛然”这一句,生动地勾勒出了兰花与石头的和谐共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与感受。“依依翠袖生寒处,寂寂空山听雨年”,则进一步将诗人的情感融入画面之中,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份孤独与静谧,以及在寂静山林中独自聆听雨声的寂寞心境。这种情感的投射使得这首诗不仅是对物象的描写,更是一种心灵上的寄托和抒发。

从艺术手法上看,夏孙桐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比如,“孤抱未忘香自媚,双修却恨福难全”这句中的对比,不仅表现了兰花的高洁与坚韧,同时也隐含着诗人自身的人生哲学和情感纠葛。这种含蓄而深刻的表达方式,使得诗歌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的赞美,更是一种哲理的探讨和人生的反思。

再来看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它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无论是语言的选择还是意象的运用,都显示出诗人对传统诗词形式的娴熟掌握。尤其是结尾处用典的方式,既增加了诗句的文化深度,也使得整首诗显得更加丰富和饱满,给人以深思的空间。

《题清微道人画兰》不仅展示了夏孙桐作为一位艺术家的深厚造诣,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自然和社会的独到见解。这首诗不仅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现代读者了解古代文人生活和思想的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