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声木兰花 · 病中作

凄凉月澹梅花冷。妆台照向愁人影。夜不成眠。已累郎君九十天。
匣中重检鸳鸯谱。几度思量难自主。安得金针。绣出从前一段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偷声木兰花·病中作》是清代高佩华创作的一首词,全诗如下:凄凉月澹梅花冷。妆台照向愁人影。夜不成眠。已累郎君九十天。匣中重检鸳鸯谱。几度思量难自主。安得金针。绣出从前一段情。 这首词通过描绘作者因病卧床,思念恋人的心境,抒发了深深的相思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词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1. 内容概述
  • 开头四句“凄凉月澹梅花冷。妆台照向愁人影。夜不成眠。已累郎君九十天。”描绘了一幅清冷的月夜,梅花凋零的景象,以及主人公因思念心上人而失眠的状态。”已累郎君九十天”表达了主人公对爱人的深深挂念,长时间的相思让主人公夜不能寐。
  • 接下来的句子“匣中重检鸳鸯谱。几度思量难自主。”展现了主人公试图通过翻看与恋人相关的旧物来缓解内心的痛苦,但反复的思考让他感到无法自持。
  • 最后的两句“安得金针。绣出从前一段情。”则表达了主人公强烈的情感诉求,希望能用某种方式(如绣花)来纪念或表达他们之间曾经的爱情。这种表达方式象征着主人公对过去恋情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渴望。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偷声木兰花·病中作》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物相结合,创造了一个充满情感色彩的场景。诗人不仅描述了外在的环境,还深入挖掘了内心的情感波动,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 象征手法:整首词运用了象征手法,如梅花冷暗喻了主人公的心情,以及鸳鸯谱象征着爱情的纽带。这些元素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述,更是诗人情感的一种投射,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 情感深沉:通过对爱情细节的精细刻画,如“已累郎君九十天”,诗人传达了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体验,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悲剧美和浪漫色彩。
  • 含蓄内敛:在表达相思之苦时,诗人没有直接吐露心声,而是采用了许多暗示和隐喻,这使得整个作品更加含蓄、耐人寻味。
  1. 文化背景
  • 时代背景:这首词创作于清朝时期,反映了那个时期文人的情感生活和社会环境。当时的社会风气和文化氛围也为这首词的创作提供了一定的土壤。
  • 文学影响:此词作为清代文学作品的一部分,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它不仅展示了清代诗词的特色,也体现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表达。

《偷声木兰花·病中作》不仅是一首诗词作品,更是一部蕴含深厚情感和丰富文化内涵的艺术之作。它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情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爱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的无尽期盼。这首诗歌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真实记录,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情感的一次深刻反思和展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