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凉月澹梅花冷。妆台照向愁人影。夜不成眠。已累郎君九十天。
匣中重检鸳鸯谱。几度思量难自主。安得金针。绣出从前一段情。
【注释】
凄凉:寂寞冷落。
澹(dàn):寂静、清冷的样子,此处指月色清冷。
妆台:梳妆台。照向:对着,向着。愁人:形容忧愁的人。
累:使受累,折磨。
重检:重新翻检。
安得:如何能得到。金针:绣花针,比喻针线。
【赏析】
此词为病中所作。上片写闺中女主人公的孤独和寂寞。下片写她因不能如愿以偿地与所钟爱者相会而感到的痛苦与苦恼。全词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凄凉月澹梅花冷。妆台照向愁人影。夜不成眠。已累郎君九十天。
匣中重检鸳鸯谱。几度思量难自主。安得金针。绣出从前一段情。
【注释】
凄凉:寂寞冷落。
澹(dàn):寂静、清冷的样子,此处指月色清冷。
妆台:梳妆台。照向:对着,向着。愁人:形容忧愁的人。
累:使受累,折磨。
重检:重新翻检。
安得:如何能得到。金针:绣花针,比喻针线。
【赏析】
此词为病中所作。上片写闺中女主人公的孤独和寂寞。下片写她因不能如愿以偿地与所钟爱者相会而感到的痛苦与苦恼。全词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注释】 (1)剔银灯:以灯剔亮,使之发出银色的光辉。 (2)鹦哥:鹦鹉,这里指窗外的知了。 (3)征鸿:指远行的大雁,这里用来形容秋风吹来的声音。 (4)片片:形容落叶随风飘落的样子。 (5)冷逼一灯红细:灯光映照在落叶上,使落叶显得格外鲜红。 (6)雨声零碎:雨点打在树叶上,发出断断续续的声音。 (7)它人憔悴:指自己,因为被风雨所扰,无法入睡。 (8)重掩银屏十二:关上屏风,挡住外面的风雨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词,描写了一幅花葬的场景。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诗句解释 1. 卷起红幡,解却金铃,泪珠满腮。 - 红幡:红色的旗帜,通常用于祭奠。 - 金铃:金色的铃铛,可能是用来装饰或标志某物的象征。 - 泪珠满腮:脸颊上满是泪水。 2. 记清明才过,画图半幅,芳菲未改,锦绣成堆。 -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阳历4月5日前后。 - 画图半幅:指画像或图画的一半。 - 芳菲未改
诗句解析及译文: 1. "小院苔浓,曲栏花放,趁风吹到窗前。" - 小院苔浓:描述了一个庭院中苔藓生长得很茂盛的景象。 - 曲栏花放:指的是弯曲的栏杆旁盛开了花朵。 - 趁风吹到窗前:表达了一种希望或愿望,希望风能将这美景带到窗边。 2. "那堪离别,相见又经年。" - 那堪离别:无法忍受离别的痛苦。 - 相见又经年:表示虽然时间很短,但已经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3. "一种痴情谁觉
《虞美人·戊戌中秋对月》是一首描绘中秋之夜,诗人望月思乡的词。 诗句解析与注释: 1. "髫年望月深闺里" - 这是说诗人在年少时期,常常独自在深深的闺房里仰望星空,望着月亮,心中充满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2. "风景依然记" - 这里的“风景”指的是故乡的景色,尽管时光流逝,但那些美丽的记忆始终留在诗人的心中。 3. "前年望月傍妆台" - 描述诗人在年前的时候
【诗句释义】 风蝶令 题乞巧图:这是一首词,题目为“风蝶令”,“乞巧”,意为七夕乞巧节,是中国传统节日。 灵鹊桥千叠,新蟾月半梭。遥遥云汉澹无波。想是双星今夜、渡银河。设果庭前满,穿针户外多。小鬟低语问娇娥。不识今宵乞巧、巧如何。 【译文】 鹊桥如千叠般重叠,新月如半轮弯刀。遥观天空云淡星河宁静。想象是织女与牛郎今夜正渡河而过。 庭院里摆放着丰富的水果,户外的孩子们穿针引线
【注释】 阶前:台阶前面。草色碧于油:绿草像油一样碧绿。 粉蝶梦魂留:蝴蝶的梦魂都留在了这里。留,停留。 闲来偶而裁诗句,对残花、惹起新愁:闲暇时偶尔写写诗,看着凋零的花朵,触动了我新近产生的愁情。 海棠:指春末开的花,又称“山海棠”。 彩线:指风筝上的丝线。 鹦哥:鸟名。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春天的一天里,看到阶前草绿如油,闲来无事时偶有写诗的闲情逸致,并由此引发了作者新的愁思。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明确题干的要求指向,如“内容”“手法”“语言”等,然后逐句翻译,把握诗意,分析概括作者的情感态度,最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其词风格豪放洒脱,善于表达个人情感。本诗前四句写雨过天晴,帘幕深处透出的阳光,以及雨后的清新。后四句写久雨初晴,帘幕深处传来丝竹之音。整首词抒发了对美好时光流逝,青春不再而感到遗憾之情。
沁园春·杨花 【注释】: ①“色怕”二句:指杨花虽洁,但经雨沾泥后便污损了。 ②谢家道蕴:南朝宋诗人谢道韫,有咏絮才,即善于作诗赋词。 ③“春来”句:意谓春来时,杨花随风飘洒,使人魂销心醉。 ④“更自”二句:意谓在春风中,杨花的轻盈身姿,更显其娇媚动人。 ⑤“浅碧”三句:意谓池塘中的浅碧水色,楼阁间的淡香,以及那珠帘摇曳的倩影,都如诗如画,令人神往。 【赏析】: 此词是作者赞美杨花的佳作
【注释】 柳梢青:词牌名。又名“折桂令”、“绿绕堂”。双调,六十字,上片四仄韵,下片三仄韵。 吹出东风,传来消息,绝世丰姿:指柳树枝条因春风而婀娜多姿,柳絮随风飘荡。 陌上:路上。 毵(sān)毵:形容柳树枝条长长短短的样子。 袅袅:形容柳枝随风摇曳的样子。 月下:月光之下。 依依:形容柳枝随风轻摇的样子。 天涯:天边;远地。 【赏析】 这首词是写少妇登楼望远,思念远人的。全词以柳絮飘荡为线索
【解析】 本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赏析”为主观性极强的题目,考生需认真分析,结合诗句内容进行具体阐述,注意不要遗漏要点。
偷声木兰花,春情寄白下故人 绿杨荫里秋千架,燕子初学飞行在池边。 水涨银塘映日色,落絮漂浮在水面上。 方山亭下江南路,画船驶过波涛中。 十四楼空寂无声,万叶纷飞,千花落泪眼中。 译文: 绿杨树荫里,有一架秋千,燕子正在学习飞行。 水涨了,银塘映照着太阳的光芒,落絮漂浮在水面上。 在方山亭下江南路,画船驶过波涛中。 十四楼空空荡荡,万片叶子飘舞在空中,千朵花儿含着泪水。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词,内容表达了作者在寒冷的日子里,躲在江边的小屋中,通过饮酒取暖,以逃避外界的寒冷。 译文: 寒风吹拂着我的脸,天空中的云层密布着,预示着即将飘落的雪花。 我坐在火炉旁,把酒杯倾斜,只关上门,与世隔绝。 我蜷缩在黄茅屋中,枕着枕头入睡,梦见自己遨游仙境。 早晨醒来后,我开始填词,直到隔壁鸡啼报晓。 注释: 1. 偷声木兰花:这是一首词,“偷声”指模仿前人的韵律创作。 2.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通观拟写的诗词,从题材、体裁、内容、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概括作品的要点,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六朝僧话三生事,雨后人归花下寺”的意思是:六朝僧人曾谈论三生的事,如今在雨后归人归来时,来到花下的寺院。“僧话”,指佛教僧人谈论佛经故事;“三生事”,佛教语,意谓前世、今世、来世的事。“雨后”,指春雨过后。“人”,指诗人。“花下寺”
青蚨铸就开元字,相看似有团圞意。 青蚨:古钱币名,形状像钱,所以叫青蚨,这里指钱。开元:唐玄宗李隆基年号(713-741),此处指唐代的开元钱。 团圞意:团簇、聚集的意思。 欲簸还慵,恼煞轻狂小沈充。 簸:用手掌拍打。慵:懒。恼煞:使某人恼怒。轻狂:行为轻佻。小沈充:唐代诗人沈约,字休文。 掷来好卦全无准,买来好事多无分。 掷来:抛掷而来。卦:占卜用的符号。好卦:好的征兆或预示。准:正确。 好事
【注释】 萧疏:疏朗,清雅。 绿杨丝踠(xié):形容杨柳叶细而长,随风飘荡的样子。 斑竹阑干:斑驳的栏杆,指用斑竹做成的栏杆。 五侯七贵:泛指权贵显官。 争借问:争相打听。 只爱荷香扑异书:只爱荷花散发出的香气扑在了异书(即古书中)上。 【赏析】 《偷声木兰花》为南宋词人姜夔所作。此词是一首题画词,通过赞美席端伯小像,抒发了作者对席端伯才情的钦慕之情和对他人品的崇敬之意。
【诗句释义】 偷声木兰花 题范女受 小像 君挑独夜江船火,隔舫有人呼似我。 仔细披图,骨瘦髯清我不如。 孤松峭壁疑无路,啸向此中寻药去。 可许狂生,化作猿猱逐队行。 【译文】 偷声木兰花 题范女受 小像 你独自在夜晚乘着江上船只的灯火,隔着船篷好像有人呼唤着我。 仔细观看画像,你的骨瘦如柴、胡须清秀,我却不如你。 就像那孤独的松树和陡峭的山壁一样,似乎没有道路可走,但我却在此地寻找我的仙丹。
【注释】 熟梅:指梅子成熟。苏苏雨:细雨纷纷的样子,这里形容雨下得密而细。君家:你家里。疑隔浦:像隔在湖中一样。我垫巾:指拿着手巾。小坐:小憩。欧公:指欧阳修,字永叔,谥号文忠公。画舫斋:指船中书房。觥船:酒杯。频催酒:频频劝酒。鹰爪:用来形容酒的口感,像鹰爪一样锋利。凤团:用来形容茶的味道,像凤头一般美好。须瀹取:必须喝掉。说鬼谈经:谈论佛经、鬼神等玄虚之事。风味:味道。依稀:模糊不清的样子
【注释】 1.偷声木兰花:词牌名。 2.家书不尽:书信中未尽的情意。 3.附词二阕:即《浣溪沙》二首。 4.临书先恨蛮笺小:面对书信,首先感叹的是蛮夷的书信太小。 5.未及书成愁又绕:书信还未写完,忧愁已经缠绕心头。 6.拆了重封:拆开了重新封好。 7.记得笺旁句已重:记得信笺旁边写着的已经重复过的句子。 8.长言不及相思字:长篇的话语不能表达我的相思之情。 9.方胜叠成愁半纸:方胜形似菱形
【诗句释义】 生绡淡扫拖蓝浅。蕊嫩花香初破绽。 斗室清幽。五月轻阴水国秋。 光风乍转新标置。密叶长条青欲滴。 湘水西流。拨入琴操动客愁。 【译文】 生绡淡扫拖蓝浅。蕊嫩花香初破绽。 斗室清幽。五月轻阴水国秋。 光风乍转新标置。密叶长条青欲滴。 湘水西流。拨入琴操动客愁。 【赏析】 《偷声木兰花·题石船画兰》是北宋词人黄庭坚的一首词作品。此词以咏物为主,借咏兰写其品格和高远的志向
【诗句释义】 第一句“同心赖有仙芝九”,意为彼此的心意相投就像那仙草灵芝一样珍贵。仙芝,指夫妻或情侣之间的默契,如灵芝一样宝贵。 第二句“纫佩衔珠犹在否”,意思是问自己是否还像过去那样珍视和珍惜对方,就像佩戴珍珠、佩带玉饰一样珍贵。纫佩衔珠:比喻对人的珍视与重视,如同佩戴珍珠、金饰等贵重物品一般。 第三句“莫付黄磁”,意指不要再将贵重的物品随意地丢弃,应该好好保护。黄磁:这里指的是贵重的东西
【注释】 巫山一段云:巫山,即巫山神女。这里以巫山神女为喻,形容女子的美貌。 草色参差碧:草木的颜色不一,参差不齐。 花情历乱香:花朵的颜色错杂,香气混杂。 不知燕子为谁忙:不知道燕子忙着做什么。 衔泥上画梁:燕子衔来泥巴,准备筑巢。 春日贪眠未起:春天的天气太暖和了,不想起床。 针线小窗慵理:在小窗户边懒得理什么针线活。 鸳鸯绣罢倚妆台:鸳鸯鸟绣完的衣裳靠在梳妆台上。 双眉不放开:眉毛紧锁
【注释】 草长蝶寻芳,风暖莺调舌:草木茂盛,蝴蝶在花间飞舞。春天的气候温暖,黄莺啼鸣婉转。 桃花不算春,何忍轻攀折?:春天虽然来了,但开到荼縻(荼縻:指桃)的花并不全是春光明媚的象征。我怎能因为贪图欣赏这美丽的花朵而轻易折断它呢? 燕子去仍来,明月圆还缺:燕子南飞又北归,月亮圆了又缺。 不敢登楼望远人,所怕鹦哥说:不敢登上高楼,是因为担心远行的人会从楼上看到。 【赏析】 这首词写惜春之情
【解析】 此词为作者在一次离别后写给情人的词,表达对爱人深深的怀念和眷恋之情。全词语言浅白如话,但含蓄蕴藉,情意深长。上片写别后之愁苦。“风雨”“添得”写出了别后夜雨的凄清,更增添了离人的愁思。“一寸相思一寸灰”,用“灰”字比喻相思的煎熬,表达了离人对爱人的思念与牵挂;“还是无心好”一句,直抒胸臆,道出自己内心无法摆脱的苦楚。下片写离别时的依依不舍。“底事太多情,惜别伊谁晓
【注释】 柳梢青:词牌名。又名“折桂令”、“绿绕堂”。双调,六十字,上片四仄韵,下片三仄韵。 吹出东风,传来消息,绝世丰姿:指柳树枝条因春风而婀娜多姿,柳絮随风飘荡。 陌上:路上。 毵(sān)毵:形容柳树枝条长长短短的样子。 袅袅:形容柳枝随风摇曳的样子。 月下:月光之下。 依依:形容柳枝随风轻摇的样子。 天涯:天边;远地。 【赏析】 这首词是写少妇登楼望远,思念远人的。全词以柳絮飘荡为线索
【解析】 本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赏析”为主观性极强的题目,考生需认真分析,结合诗句内容进行具体阐述,注意不要遗漏要点。
【诗句释义】 罗衫抛却,指女子脱掉华丽的衣裳。浮云如此薄,意谓天上的白云像薄纱一样飘荡。风动帘钩,指秋风吹动了挂在窗上的帘子。荡起潇湘十里秋,指秋风吹过远处潇湘地区,带来秋天的气息。阑干西角,指楼阁的栏杆在西角。又见梧桐黄叶落,指看见梧桐树的叶子变黄了,开始落叶了。夕照难留,意谓夕阳难以挽留。一抹胭脂上画楼,指夕阳映照在红色的楼阁上,如同涂抹了一层胭脂。 【译文】 女子脱下华丽的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