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起红幡,解却金铃,泪珠满腮。
记清明才过,画图半幅,芳菲未改,锦绣成堆。
怎奈枝头,一经夜雨,狼藉脂痕处处皆。
飘零甚,怎觅来净土,好把香埋。
几番费我疑猜,便嫁与、东风也不才。
早阶前延伫,从容收拾,阑边凭倚,妥帖安排。
不识今番,关它何事,蝶浪蜂狂去复来。
斜阳外,问芳魂何处,酹尔三杯。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词,描写了一幅花葬的场景。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诗句解释

  1. 卷起红幡,解却金铃,泪珠满腮。
  • 红幡:红色的旗帜,通常用于祭奠。
  • 金铃:金色的铃铛,可能是用来装饰或标志某物的象征。
  • 泪珠满腮:脸颊上满是泪水。
  1. 记清明才过,画图半幅,芳菲未改,锦绣成堆。
  •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阳历4月5日前后。
  • 画图半幅:指画像或图画的一半。
  • 芳菲未改:形容春天的景色依然美丽,没有改变。
  • 锦绣成堆:形容花朵繁盛,如锦绣一般。
  1. 怎奈枝头,一经夜雨,狼藉脂痕处处皆。
  • 怎奈:无奈,无法忍受。
  • 枝头:树枝上。
  • 夜雨:夜晚的雨水。
  • 狼藉脂痕:形容雨水打湿了花瓣,使它们变得凌乱不堪。
  1. 飘零甚,怎觅来净土,好把香埋。
  • 飘零:指花儿凋谢后的飘落景象。
  • 净土:理想中的美好之地。
  • 香埋:将花香埋葬在泥土之中。
  1. 几番费我疑猜,便嫁与、东风也不才。
  • 几番:多次。
  • 疑猜:怀疑和猜测。
  • 嫁与、东风:比喻花儿被风吹走或飘散。
  • 也不才:表示花儿虽然美好,但最终不能长久保持。
  1. 早阶前延伫,从容收拾,阑边凭倚,妥帖安排。
  • 早阶前:在台阶前面。
  • 延伫:等待,观望。
  • 从容收拾:指慢慢整理,不急躁。
  • 阑边凭倚:站在栏杆旁边。
  • 妥帖安排:形容做事细致周到。
  1. 不识今番,关它何事,蝶浪蜂狂去复来。
  • 不识今番:不了解现在的情况。
  • 关它何事:与它无关。
  • 蝶浪蜂狂:形容蝴蝶和蜜蜂飞舞,喧闹不已。
  • 去复来:重复出现。
  1. 斜阳外,问芳魂何处,酹尔三杯。
  • 斜阳外:夕阳西下的地方。
  • 芳魂何处:形容花儿已经消失不见,只剩下灵魂存在。
  • 酹尔三杯:斟酒祭奠之意。
  1.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花落的景象,通过细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惋惜之情。全诗通过对花落的描述,表达了一种对生命无常、美好易逝的感慨,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