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冷清清,参横月落。梦魂颠倒人如醉。可怜小婢正酣眠,模糊犹认儿安睡。
重剔残灯,几番憔悴。漏声滴向心头碎。霜冷露白不知寒,和它蜡炬垂双泪。
【解析】
本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赏析”为主观性极强的题目,考生需认真分析,结合诗句内容进行具体阐述,注意不要遗漏要点。
首先明确本词的注释:桂儿——指作者的乳名,因在母亲怀中啼哭而得名;小婢——即乳母;酣眠——熟睡;残灯——未灭之烛;憔悴——形容消瘦、面色不佳;滴向心头碎——形容时间推移之快;蜡炬垂双泪——用蜡泪滴地比喻泪水。最后一句中的“寒”指冷,“蜡炬”暗喻乳母。
然后明确本词的思想感情。从词中“可怜小婢正酣眠,模糊犹认儿安睡”可见词人对乳母的深情厚义。从“梦魂颠倒人如醉”“重剔残灯,几番憔悴”可看出词人对乳母的怜惜之情。从“霜冷露白不知寒”“蜡炬垂双泪”可见乳母对作者的深情厚爱。
最后明确本词的艺术手法。从“可怜小婢正酣眠”“重剔残灯,几番憔悴”“和它蜡炬垂双泪”可以看出本词运用了对比手法。从“梦魂颠倒人如醉”“霜冷露白不知寒”可以看出本词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答案】
①《踏莎行·哭桂儿》,悼念作者乳母之死的词。②“小婢”指乳母,“儿”亦泛指婴儿。③“沉沉”指乳母熟睡的样子。④“参横月落”指夜已深。⑤“儿”字三见,一以贯之。⑥“迷”字三见,一以贯之。⑦“重剔残灯”四句写乳母在作者病中尽心照顾的情景。⑧“漏声滴向心头碎”写时间推移之快。⑨“蜡炬”暗喻乳母。⑩“寒”指冷。①“蜡炬垂双泪”写乳母的悲伤。
译文:
冷冷清清,月亮西下,乳母还在熟睡,我梦见她摇摇晃晃地睡着了,醒来时只见她模糊的面庞上还留有孩子的安详。
重又点亮残灯,可是几度添油后乳母已经消瘦,她的身影依稀可辨,仿佛还能看见她的倩影倚立窗前。
深夜了,乳母还守着灯盏,几回起来,她那憔悴的面容更添了几分愁苦。时光流逝,不觉天已破晓,而乳母却仍坐在灯旁。
你为何忍受这寒冷的夜晚?你的蜡烛啊,你的泪滴啊都在滴到地上化成了两行晶莹的泪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