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僧话三生事,雨后人归花下寺。
我最怜渠,不数琴聪与蜜殊。
借师禅板为歌板,唱到江东春又晚。
晴絮茫茫,纵使无愁也断肠。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通观拟写的诗词,从题材、体裁、内容、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概括作品的要点,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六朝僧话三生事,雨后人归花下寺”的意思是:六朝僧人曾谈论三生的事,如今在雨后归人归来时,来到花下的寺院。“僧话”,指佛教僧人谈论佛经故事;“三生事”,佛教语,意谓前世、今世、来世的事。“雨后”,指春雨过后。“人”,指诗人。“花下寺”,指诗人居住的地方。诗句意思是:曾经有和尚在六朝时期就说过关于三生的传说,如今在春雨之后,诗人归来时来到了花下寺。
“我最怜渠,不数琴聪与蜜殊”。意思是:我特别喜爱他,并不认为琴的音调高,蜜的味道甜是特别的。“怜”,喜爱的意思。“渠”,这里指南水上人。“琴”,指南水上人的琴艺;“蜜”,指南水上人的诗才;“聪”,聪明的意思。“数”,比较的意思。“殊”,特别的意思。“琴”,指南水上人的琴技。“蜜”,指南水上人的诗才。这两句意思是:我特别喜爱他,并不认为琴的音调高,蜜的味道甜就是特别。
“借师禅板为歌板,唱到江东春又晚”的意思是:借用僧人的禅板作为唱歌的板子,直到春天到了江边才唱得结束。“师”,指南水上人。“禅板”,佛教用语,指僧人念经用的木鱼或铁磬;“歌板”,指南水上人的歌唱用的木板。这两句的意思是:我借用僧人的禅板作为唱诗的板子,一直到春天到了长江边才唱完。
“晴絮茫茫,纵使无愁也断肠。”意思是:晴空万里,就像白色的柳絮一样,即使没有忧愁,也会感到悲伤。“晴絮茫茫”,形容春天的景色。“晴絮”,即晴日之柳絮。“无愁”,指没有忧愁的意思。“断肠”,形容极度伤心痛苦的样子。这两句意思是:晴空万里,就像白色的柳絮一样,即使没有忧愁,也会感到悲伤。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赠南水上人的一首词,通过写南水上人的生活,赞美他的才华。上片首句点出了南水上人的出身,他是六朝僧人,曾在六朝时期说三生的传说,说明他与佛法有缘。第二句写南水上人归隐于花下寺,第三句写他擅长音乐,第四句写他擅长绘画。下片写南水上人的生活,第五句写南水上人擅长书法,第六句写他善于吟诵佛经,第七句写他善于吟诵诗词。全词以咏叹的方式赞美了南水上人的生活。
【答案】
偷声木兰花
六朝僧话三生事,雨后人归花下寺。
我最怜渠,不数琴聪与蜜殊。
借师禅板为歌板,唱到江东春又晚。
晴絮茫茫,纵使无愁也断肠。
译文:
六朝僧人曾谈论三生的事,如今在雨后归人归来时,来到花下的寺院。
我特别喜爱他,并不认为琴的音调高,蜜的味道甜就是特别。
借用僧人的禅板作为唱歌的板子,直到春天到了江边才唱得结束。
就像白色的柳絮一样,即使没有忧愁,也会感到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