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轮偏向城头挂,河汉寥寥夜。
一片关山,千秋楚汉,万帐更齐打。
何如移向东湖舍,照豆棚瓜架。
草响溪桥,水明山店,儿女追凉话。
城头月,月下
冰轮偏向城头挂,河汉寥寥夜。
一片关山,千秋楚汉,万帐更齐打。
何如移向东湖舍,照豆棚瓜架。
草响溪桥,水明山店,儿女追凉话。
译文:
城头的月亮,在夜晚的月光下显得格外皎洁。
冰轮偏挂在城头,银河稀疏地悬挂夜空中。
一望无际的关山,千百年的楚汉故事,都在这夜晚里重现。
比起在东湖的住所,让月亮照亮豆棚瓜架,更为宁静和美好。
草地上传来虫鸣声,溪流旁的桥上水波荡漾,孩子们追逐着凉风,聊着天。
注释:
城头月:指的是在城墙之上看到的月亮。
冰轮:这里指月亮。
河汉:银河。
关山:泛指边远险要之地。
千秋:千年,代指长久。
楚汉:指春秋时期的楚汉战争,也泛指历史上的重大战役。
万帐:指成千上万的帐篷。
东湖舍:在东湖边的住所。
豆棚瓜架:形容农家小院内搭起的豆棚和瓜架,是夏天避暑的场所。
草响:草地中的虫鸣声。
溪桥:流水旁边的石桥。
水明山店:山间小店的流水声音清澈明亮。
儿女:年轻人,通常指子女。
追凉话:乘凉时谈笑风生。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向往。开头两句通过对“城头月”的形象描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幽美的夜晚景象;随后通过“冰轮”、“河汉”等词的使用,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动态感。接着,诗人将视角转向历史与现实,通过“关山”、“楚汉”等词汇,勾勒出一个宏大的历史叙事背景。这种对比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深度,也使得整首诗更加引人入胜。最后两句,诗人选择了更为贴近自然、宁静的生活方式,以“东湖舍”、“豆棚瓜架”等具体场景,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