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壶关

长房妙术莫惊猜,人向壶中出入来。
汉世应留三老在,蜀都枉费五丁开。
文犀桂蠹年犹贡,芦管花铃俗要培。
真觉太平无一事,羽书露布不须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壶关》是清代诗人商盘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商盘,字宝意,号苍雨,是清浙江会稽人。他生于雍正八年,卒于顺宁。商盘自幼工诗,才名与厉鹗并称,他的诗歌才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在乾隆年间,他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考中进士,随后担任了云南元江知府等要职,但不幸于顺宁病逝。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留给后人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艺术财富。
  1. 诗歌内容
  • 《登壶关》是商盘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商盘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以及深厚的人文情怀。首联“长房妙术莫惊猜,人向壶中出入来”描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颔联“汉世应留三老在,蜀都枉费五丁开”则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暗示着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颈联“文犀桂蠹年犹贡,芦管花铃俗要培”描绘了一幅充满古色古香的画面,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传统的坚守;尾联“真觉太平无一事,羽书露布不须裁”则传达出诗人对于世界和平与安宁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世事洞明的理解。
  • 整首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壶关的景色以及诗人的情感体验。商盘运用了许多象征和典故,使得整首作品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
  1. 文学风格
  • 《登壶关》的文学风格体现了商盘作为一位诗人和学者的双重身份。他不仅有着敏锐的艺术感知力和深邃的思想境界,而且在语言上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诗中的许多句子富有哲理,如“文犀桂蠹年犹贡”,既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物的美感,又蕴含了对岁月更迭、人事沧桑的深刻思考。

《登壶关》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作品,它是商盘对自然美的热爱、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和表达。《登壶关》以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和深邃的思考,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