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柯园晤石耳山人

劳生谁复澹风尘,石耳山人道意真。
栗里曾称晋处士,叠山原是宋遗民。
清余积雪萧萧发,危挺孤嵓落落身。
莫讶武陵非隔世,桃花流水自通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盼柯园晤石耳山人》是一首出自清代诗人马之骦的古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古代隐士精神的追求。

马之骦在这首《盼柯园晤石耳山人》中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诗中的“劳生谁复澹风尘,石耳山人道意真”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通过描绘山水间的景象和隐逸者的生活状态,传递了一种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的哲学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如“步入松筠水石间,回眸方觉世途难”,不仅营造了一个宁静致远的环境,还反映了作者内心的迷茫与寻觅。同时,“暇日还能邀我醉,清时未肯纵君闲”则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在闲暇之余与知心好友畅饮的乐趣。

诗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盼柯园晤石耳山人》不仅仅是一首单纯的山水诗,它还承载着对晋代处士陶渊明和宋代遗民文天祥的追忆与尊敬,通过提及这两个历史人物,诗人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尊重。

《盼柯园晤石耳山人》不仅以其优美的诗句和深邃的思想吸引了众多读者,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美学的窗口。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人的生活态度和文化追求,从而更加珍惜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