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昭王仲扶有赠

龙眠柳色黯河梁,烟瘴黔中点鬓霜。
九载各怜犹故我,一尊相对且他乡。
夭桃艳艳春风静,古柏森森白昼长。
执手早愁分手易,窗前飞絮又茫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重昭王仲扶有赠》是一首清代诗人马潜的七言律诗,创作于清代。以下是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相关介绍:

  1. 作品原文
  • 龙眠柳色黯河梁:描述了一种荒凉的景象,龙眠山的柳树因烟瘴而显得黯淡。
  • 烟瘴黔中点鬓霜:描绘了诗人在黔中地区所遭受的恶劣气候,如同点染了鬓发之霜。
  • 九载各怜犹故我:表达了与友人分离后,彼此间的牵挂和不舍。
  • 一尊相对且他乡:形容在异乡相聚饮酒的场景,但这种相聚也伴随着别离的哀愁。
  • 夭桃艳艳春风静:春日桃花盛开,然而春天的宁静却无法带来内心的平静。
  • 古柏森森白昼长:古树苍翠,白昼漫长,增添了一份孤独与凄凉。
  1. 作者介绍
  • 马潜字仲昭桐城人:马潜,字仲昭,是清代的一位文学家。他曾做过诸生,并有著作《宕渠丛稿》传世。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擅长七言律诗的创作。
  1. 作品鉴赏
  • 主题思想:《重昭王仲扶有赠》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离别后的哀愁与孤独感。
  • 艺术手法:此诗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和对比手法,如“龙眠柳色黯河梁”中的柳树暗喻着诗人心中的忧郁;“烟瘴黔中点鬓霜”则通过具体的地理环境来表达诗人的辛酸历程。

《重昭王仲扶有赠》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还体现了其深沉的情感世界。对于爱好古典文学的读者来说,这不仅是一次美的享受,更是一场心灵上的触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