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人饮澄响堂

何意翠微里,柴扉为客开。
间云百态出,旧雨一时来。
鸟乱空山响,花明宿雨催。
陶然同朗咏,狂醉倒金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同人饮澄响堂》是清代诗人马祜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何时,作者的生平如何,以及其创作背景和艺术特色均是了解和欣赏这首诗的关键。具体介绍如下:

  1. 作者简介
  • 姓名与时代:马祜是清代满洲镶红旗人,字笃周,哲柏氏。他肄业于盛京官学,顺治初年考授兵科他赤哈哈番,九年后成为翻译进士,并被授予佐领兼刑部员外郎等职。马祜在康熙八年被任命为江宁巡抚,并在任期间请免桃源等县积欠,减免苏、松、常三府被灾岁赋及苏、松二府浮粮,十二年再次赈灾,最终以忧卒,谥清恪。
  • 文学成就:马祜的文学创作主要集中在诗歌方面,他的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仕途中的情感体验。他的诗作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容而著名。
  1. 创作背景
  • 社会背景:这首诗创作时期为清朝康熙年间,此时中国社会稳定,经济和文化都有所发展。《同人饮澄响堂》作为诗人晚年的作品,可能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经历的一些感悟,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之情。
  • 个人境遇:从诗中“旧雨一时来”可以看出,马祜在官场上有着丰富的经历,但同时也面临过多次的变故与挫折。这样的背景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情感基础。
  1. 诗作原文与赏析
  • 原文:《同人饮澄响堂》原文如下:
    何意翠微里,柴扉为客开。
    闲云百态出,旧雨一时来。
    鸟乱空山响,花明宿雨催。
    陶然同朗咏,狂醉倒金罍。
  •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生动的自然画面。首句“何意翠微里,柴扉为客开”,通过描写诗人自己打开柴门迎接客人的情景,表达了一种亲切和开放的态度。接下来的诗句“闲云百态出,旧雨一时来”,则细腻地描述了天空中的云彩变化和飘忽不定的雨水,营造出一种变幻莫测而又和谐的氛围。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马祜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同人饮澄响堂》不仅展现了马祜卓越的诗歌才华,也反映了其深刻的生活哲学和对自然的无限热爱。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学习和理解,可以更好地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