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周笔峰买舟之吴门

绿杨吹雪满河干,烟水茫茫客路难。
白舫乘风容我共,冰弦邀月为君弹。
山移断岸孤帆过,潮落空江二月寒。
此去吴阊花正满,计程好向虎丘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马祜的《偕周笔峰买舟之吴门》是一首充满古意的七言律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景象。下面对这首诗进行介绍:

  1. 作者简介
  • 马祜,字笃周,清满洲镶红旗人,是一位杰出的清代诗人。他于顺治初年考授兵科他赤哈哈一职,并肄业于盛京官学,这反映了他在文学上的深厚功底和学术成就。
  1. 诗歌原文
    绿杨吹雪满河干,烟水茫茫客路难。
    白舫乘风容我共,冰弦邀月为君弹。
    山移断岸孤帆过,潮落空江二月寒。

  2. 诗歌赏析与鉴赏

  • 意境描绘:《偕周笔峰买舟之吴门》通过对绿杨吹雪、烟水茫茫等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这种景象不仅让人感受到江南水乡的柔美,还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愁绪。
  • 情感表达:诗中的“白舫乘风容我共,冰弦邀月为君弹”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无间以及深厚的友情。通过这样的场景,诗人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艺术手法:在艺术表现上,此诗运用了对比和借景抒情的手法。如“烟水茫茫客路难”与“山移断岸孤帆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表达了旅途的艰辛,后者则展示了旅途中的风景变化。这种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具画面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江南的水墨画中。
  1. 文化意义
  • 历史背景: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处于清朝初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背景和文化氛围。通过这首诗,可以了解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
  • 文化传承:马祜作为当时的文学家,其作品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在后世仍被传诵。这首诗的流传,为后人学习和研究清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1. 艺术价值
  • 语言风格:马祜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他的诗歌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展示了古代文学的独特风采。
  • 象征寓意:在《偕周笔峰买舟之吴门》中,“白舫乘风”、“冰弦邀月”等意象富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这些元素都成为了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和时代背景的重要线索。
  1. 教育意义
  • 审美教育:阅读《偕周笔峰买舟之吴门》,不仅能让人们领略到古人的审美情趣,还能提升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
  • 品德修养:诗中的意境和情感,特别是对友情的歌颂,能够激发人们对于美好人际关系的向往和维护,从而促进个人品德的提升。
  1. 实用信息
  • 版本收录:《偕周笔峰买舟之吴门》是《古诗三百首全集·唐诗三百首全集》中的收录作品之一。这一事实说明了这首诗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地位,也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
  • 研究参考:对于文学研究者或学生而言,这首诗提供了一个深入研究清代诗歌创作的机会。通过细致的分析和解读,可以获得关于当时社会背景、文人心态等方面的宝贵信息。

《偕周笔峰买舟之吴门》是马祜在清朝初期创作的一首经典之作。它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一种文化的传递。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文学的丰富内涵,还可以深刻体会到古人的情感世界和生活哲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