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长城作

金墉迤逦倚山尖,想象当时守备严。
但拟天骄祛冒顿,那知民怨萃蒙恬。
千秋形胜因循览,万古兴亡取次觇。
自是天心无定向,从来违顺卜黧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望长城作》是清代皇帝乾隆的作品,该诗通过描绘长城的雄伟与历史的沧桑,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王朝兴亡更替的深刻思考。乾隆,即爱新觉罗 弘历,是清朝入关后的第四位皇帝,他在位期间长达六十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

《望长城作》作为一首七律,其原文如下:

金墉迤逦倚山尖,想象当时守备严。
但拟天骄祛冒顿,那知民怨萃蒙恬。
千秋形胜因循览,万古兴亡取次觇。
自是天心无定向,从来违顺卜黧黔。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长城的历史价值和自然景观,还反映了作者对于封建王朝历史变迁的深刻理解和感慨。诗中提及的“天骄”指的是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统治者,而“民怨”则体现了人民对于统治者的不满情绪。诗人通过对长城的描述,联想到了历史上的兴衰更替,表达了国家安危与民心向背紧密相连的观念。同时,诗中的“自是天心无定向”,以及“从来违顺卜黧黔”等句子,揭示了乾隆皇帝在位期间的政治态度和治国理念,体现了他对于天命、国家命运和个人权力的深刻思考。

《望长城作》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深意、反映历史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代文化和乾隆皇帝的思想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