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云砚歌

松花江水西北来,摇波鼓浪殷其雷。波收浪卷滩石出,高低列翠如云堆。
蜀相八阵此其种,江间水流石不动。日月临照皛光华,波涛濯洗如璧珙。
长刀槎丫绳修蛇,刀割绳缚出滩沙。他山之石为之碬。
毡包车载数千里,远自关东来至此。横理庚庚绿玉篸,长方片片清秋水。
爰命玉人施好手,质坚不受相攻剖。磨砻几许砚乃成,贮以檀匣陈左右。
龙尾凤咮且姑置,铜雀旧瓦今何有。自憙得此迥出群,锡以嘉名傅不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翠云砚歌》是一首由清朝弘历创作的古诗,这首诗通过对松花江畔一块质地坚硬、色泽绿润的石砚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珍视。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作者密切相关。清初时期,弘历作为清朝的一位重要皇帝,其诗作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审美情趣,也蕴含了对国家文化传统的认同。弘历本人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君主,他的诗文创作涵盖了诸多方面,如政治论述、历史评价和个人感慨等。

《翠云砚歌》在艺术风格上独树一帜。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意境深远的特点,体现了古典诗歌的美学追求。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致远的自然场景中,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碧波荡漾的松花江边,感受到了那份静谧和谐的美。此外,诗中的用典和象征手法也为作品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从文学价值的角度来看,《翠云砚歌》无疑是一件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不仅是弘历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当时社会文化氛围的一种反映。诗中所体现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的结合,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审美参照和思考空间。因此,研究这首诗不仅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审美追求,也能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灵感和借鉴。

《翠云砚歌》不仅因其精湛的艺术技巧而成为古代诗歌的瑰宝,更以其深沉的文化意蕴和独特的审美价值影响了后来的文学和艺术发展。《翠云砚歌》是清朝弘历对自然美景赞颂的杰作,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