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尔根巴图鲁玛瑺斫阵歌

乙亥以来有事戎,赖我众力成肤功。
重赏之下多勇士,舍身图报群输忠。
舒布图铠实巨擘,三巴图鲁继厥踪。
后乃不可屈指数,就中玛瑺尤称雄。
经卅余战皆首出,搴旗斩将谁争锋。
铁骑凭陵诸鄂拓,肃清伊犁扬英风。
今春我军急进援,富德率师如罴熊。
玛瑺命领涂路首,呼尔璊处贼迎攻。
堂堂之阵贼辟易,瑺乃独进蹑寇穷。
金鞭连策大宛马,绣蝥不用用雕弓。
一箭正中贼要害,再箭仓卒乃落空。
三箭终殪贼堕马,忽忘深入贼队中。
蜂屯蚁杂齐拥簇,瑺之马毙倒沙蓬。
舍马步战短兵接,叱咤凌厉气如虹。
我军随进瑺乃出,检伤十处中其躬。
以帛裹伤明复战,义胆自有神帡幪。
花门降胡咋舌叹,如此超勇闻何从。
将军一一据实奏,不奇其勇怜其衷。
设非立志忠且壮,安能效命功名崇。
驰驿令归不可再,嫖姚赐第今堪同。
席前备陈陨涕听,厚赍觉未酬勋庸。
仍归禁旅领宿卫,若无曩绩撝谦冲。
古来归奏未央殿,却闻天子不召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墨尔根巴图鲁玛瑺斫阵歌》是清代弘历(即乾隆帝)时期的一首赞美英雄的诗作,反映了当时清军在抵御外侮、保卫边疆的战争中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以下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1. 创作背景
  • 乙亥年是指清朝乾隆年间,这一年发生了许多军事事件,其中包括对外战争和内部冲突。在这样的背景下,清军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使得诗中赞扬的英雄形象显得更加突出。
  • 这首诗作可能是在一次重大战役胜利后,为了纪念这次胜利并激励士气而创作的。诗中通过对士兵英勇事迹的赞美,展现了清军将士的豪情壮志。同时,这也反映了乾隆帝本人对于维护国家边疆安全的重视和骄傲。
  1. 诗歌内容
  • 诗中的“重赏之下多勇士,舍身图报群输忠”表达了清政府对有功之臣的奖励制度和将士们的无私奉献。这种制度不仅激发了将士们的战斗热情,也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和皇权至上的思想。
  • “舒布图铠实巨擘,三巴图鲁继厥踪”则描绘了几位将领的勇猛形象,他们不仅是战场上的英雄,也是后世传颂的典范。这些将领的形象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进步和卓越。
  1. 艺术手法
  • 《墨尔根巴图鲁玛瑺斫阵歌》在艺术表现上采用了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述,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作中所表达的英雄主义精神。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战场上的紧张气氛和士兵们的英勇行为,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动感和力量感。
  • 同时,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士兵们比作“铁骑”,将将领们比作“巨擘”等,这些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通过这些形象化的语言,诗作成功地传达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1. 历史意义
  • 《墨尔根巴图鲁玛瑺斫阵歌》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它代表了清初社会的英雄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这首诗作成为了鼓舞人心的力量源泉,为后来的民族英雄们树立了榜样。
  • 该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展示了清朝初期的军事成就,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通过研究这首诗作,可以更好地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从而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墨尔根巴图鲁玛瑺斫阵歌》是一首充满英雄色彩的诗作,它不仅是对清朝初期军事行动的高度概括,也是对那个时代人们英勇奋斗、忠诚报国的赞颂。这首诗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