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霜雪蒙头了。细数欢场少。落花无语对东风。可惜光阴都付、泪痕中。
乌衣门巷今何在。回首斜阳改。羡它欧鸟不知愁。偷食水荭花底、逐波流。
虞美人 · 有感,用李后主原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虞美人·有感》是一首宋代词人辛弃疾创作的咏物词。此词上阕借李煜之典,感叹自己被俘后的处境和心绪;下阕则抒写自己南归后的感慨和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全词借古抒怀,情真意切,表达了作者对故国沦亡的哀痛和对恢复事业的渴望。
原文如下:
《虞美人·有感》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是南宋抗金名将、文学家辛弃疾于淳熙八年(1181年)被弹劾落职后,由江西铅山移居上饶带湖期间所写。当时辛弃疾虽被贬谪,但他仍关心着国家的安危和民族的命运。他看到祖国山河破碎,不禁悲从中来,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这句意思是:春天的花开了,秋天的月圆了,这些美好的景致何时才能结束呢?而我所经历的往事又有多少呢?这是说词人对于过去的岁月已经无法再回首。“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句意思是:昨天晚上又是春风送暖,吹散了残冬的寒冷,我回到这已非故土的小楼上。可是抬头望月,怎不让人泪湿衣襟?因为这里的月色特别明亮,更使人感到一种异地异时的苍茫和悲凉。“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这句意思是:那曾经豪华精美的栏杆和台阶应该还在,只是当年的英雄人物如今也已衰老了。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句意思是:你可知我内心有多少忧愁?正好像那奔腾东去的春江水永无休止!这里用拟人的手法,以江水喻自己的愁思,把愁思表达得非常形象和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