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雁过妆楼对月

玉漏沉沉。空庭悄、渐添秋气萧森。月华如水,偏向孤影情深。红烛歌筵多暗度,幽窗梦冷解相寻。算只有、素娥密意,堪结同心。
因思琼楼玉宇,怕五铢衣薄,半臂寒侵。霓裳仙乐,数队散舞花阴。翠管红牙按拍,胜远笛哀秋杂暮砧。梧桐院,但叶飘荒砌,寒虫苦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新雁过妆楼对月”是一首清代的古诗,由庄盘珠所作。《新雁过妆楼·中秋对月》这首诗描绘了中秋节时的景象,通过描写月亮和秋夜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伤以及对往昔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忧愁。以下是关于《新雁过妆楼·中秋对月》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
  • 作者:《新雁过妆楼·中秋对月》的作者是清代的庄盘珠。庄盘珠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他的创作深受当时文人士大夫的影响。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庄盘珠以其精湛的诗词艺术在文坛上享有盛誉。他的诗歌多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为主题,善于用细腻的笔触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美。
  •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中秋佳节,诗人身处高远的楼台之中,仰望天空中明亮的月亮,感受到了节日的喜悦和孤独的情感交织。诗中的月亮成为了连接诗人与远方的桥梁,也象征着诗人心中那份难以割舍的情感纽带。同时,月亮也映照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使他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于人生、时光流逝的感慨。
  1. 作品原文及翻译
  • 原文:《新雁过妆楼·中秋对月》原文如下:“玉漏沉沉。空庭悄、渐添秋气萧森。月华如水,偏向孤影情深。红烛歌筵多暗度,幽窗梦冷解相寻。算只有、素娥密意,堪结同心。因思琼楼玉宇,怕五铢衣薄,半。”
  • 翻译:这首诗描述了中秋夜的宁静和美丽景象。月亮高悬,洒下柔和的光芒,给寂静的庭院带来了一丝生机。月光如水般清澈,只让人感受到诗人孤独的影子和深沉的感情。在昏暗的烛光和冰冷的梦中,诗人渴望找到心灵的慰藉。诗人想象着在美丽的琼楼玉宇中,与嫦娥一起享受幸福的生活,但又怕自己的贫穷无法与之相匹配。
  1. 作品赏析
  • 艺术手法:在这首诗中,庄盘珠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艺术手法。通过对中秋夜晚的美丽景象与诗人内心孤独情感的对比,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感受。同时,诗人在诗中还使用了象征和比喻的手法,如将明月比作“素娥(嫦娥)”,将月亮下的孤影比作“结同心”,这些富有诗意的描述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主题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诗人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团圆的渴望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然而,现实的困境又使得这种憧憬显得如此遥不可及,诗人因此陷入了深深的愁绪之中。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表达,也是对普遍人类情感的一种共鸣和反映。

《新雁过妆楼·中秋对月》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它不仅是对自然美的描绘,更是对人生百态的深刻反思。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