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 重九忆亡妹掌珠

最是关心处,算年年、重阳时节,凄风苦雨。一自三秋分雁字,忍把茱萸重数。便剪纸、招魂来否。寂寞夜台尘土隔,问黄泉、可有悲凉句。参不破,幽明路。
眼前事事添愁绪。况天边、几行征雁,雁声凄楚。触景伤情双泪落,不道此生难聚。更不道、梦魂无据。转眼红颜成白骨,冷清清、一片埋愁土。惟此恨,足千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金缕曲·重九忆亡妹掌珠》是清代诗人曹景芝创作的一首词

这首词以“最是关心处,算年年重阳时节,凄风苦雨。”开篇,直接点出主题,即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与无尽关怀。作者通过“一自三秋分雁字,忍把茱萸重数”表达了自己每逢重阳佳节,面对凄风苦雨的景象,心中不免涌起对亡妹的追思之情。这两句不仅描绘了重阳节的自然景色,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悲痛与哀愁。

在词中,作者用“便剪纸、招魂来否”展现了对亡妹的深情怀念和无力回天的悲哀。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也揭示了生死之间难以逾越的距离。而“寂寞夜台尘土隔,问黄泉、可有悲凉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通过对亡妹墓地的描写,传达了对亡友的无尽思念和对其灵魂的关切。

“眼前事事添愁绪”,以及“触景伤情双泪落”等句子都深刻表达了作者因思念亡妹而产生的忧愁与伤感。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作者个人的情感状态,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学中对生死、离合的深刻感慨。

曹景芝的《金缕曲·重九忆亡妹掌珠》不仅是一首表现个人情感的词作,更是一首承载着深厚文化意蕴和历史情感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绘和内心感受的真实流露,这首诗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族纽带和社会伦理关系,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生死离别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