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柳用刘静修韵寄友

欲问高人,久矣寄情岩谷。问饔飧、闭门常足。呼童洗竹,舣船寻菊。有余钱、买花葺屋。
古树当庐,常照襟裾生绿。惯栖禽、日来尤熟。歌声类曲,缶声类筑。算诗才、是今名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曹尔堪的《风中柳·用刘静修韵寄友》

如果无法回答,直接说“我不知道”。

《风中柳·用刘静修韵寄友》是清代诗人曹尔堪的作品。该作品以刘静修韵为题,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高洁、清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的“欲问高人,久矣寄情岩谷”描绘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思考。诗人想要向高士请教,但已经长久地将情感寄托在山间的幽静之中。

诗中描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如“问饔飧、闭门常足”展现了诗人生活简朴,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谐的向往,以及对简朴生活的热爱。

诗中的“呼童洗竹,舣船寻菊”展示了诗人亲近自然,享受田园生活的情景。诗人邀请孩子一起洗竹子、摆渡去寻访菊花,这些活动都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简单生活的热爱。

诗中的“有余钱、买花葺屋”,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诗人有钱购买花草,建造房屋来装饰自己的居所,这显示了他不仅满足于物质需求,更加注重精神享受和环境美感。

诗中的“古树当庐,常照襟裾生绿”,则描绘了诗人与自然紧密相连的生活环境。诗人选择住在有古树环绕的地方,这样不仅可以享受自然的美景,还能感受到大自然带来的生机。

诗中的“惯栖禽、日来尤熟”表现了诗人与周围环境的高度和谐。诗人习惯了与鸟儿共处,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形成了一种亲密的关系。

曹尔堪的《风中柳·用刘静修韵寄友》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叙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他对简朴、和谐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每个意象都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物外的精神境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