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 · 小楼夜坐

竹风凉,梅雨霁。淡月当楼,楼上人孤倚。顾影伤怀无一语。打叠排愁,没个排愁地。
惜芳时,怜别绪。燕去巢空,那得留春住。离合如云风散易。酒洗诗脾,只有销魂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苏幕遮·小楼夜坐》是一首描绘夜晚小楼中诗人孤独感受的宋代词作。下面将详细展开对这首作品的解读:

  1. 作者简介
  • 张玉珍:此词的作者,一位在宋词中占有一席之地的词人。他的生平和创作活动不详。
  1. 原文翻译与赏析
  • 原文节选:竹风凉,梅雨霁。淡月当楼,楼上人孤倚。顾影伤怀无一语。打叠排愁,没个排愁地。惜芳时,怜别绪。燕去巢空,那得留春住。离合如云风散易。酒洗诗脾,只有销魂句。
  • 翻译内容:竹叶摇曳着清凉的风,梅雨过后的天空终于放晴。淡淡的月光洒在楼上,楼上的人独自倚靠在那里,凝视着自己的影子,心中充满了悲伤,却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对象。试图将忧愁排解,却发现无处安放那些堆积的愁绪。珍惜美好的时刻,怜惜离别的思绪。燕子飞走了,鸟巢空空荡荡,春天怎么能停留呢?人生聚散无常,就像风一样轻易散去。只有通过酒精来洗涤心灵,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而那些令人销魂的诗句,则是我唯一的慰藉。
  1. 词牌解析
  • 词牌名大全:苏幕遮是一种古诗词的词牌名,又名“古调歌”“云雾敛”“鬓云松”、“鬓云松令”等。它以范仲淹的《苏幕遮·怀旧》为正体。双调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七句、四仄韵。词中的“打叠排愁”,就是用各种方式来排解忧愁,而“惜芳时”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1. 主题思想
  • 离合之思:全词贯穿了一种对分离和团聚的深刻感慨。无论是自然的变迁还是人事的更替,都似乎在提醒人们要珍惜相聚的时光。
  • 情感表达:通过对景物和情感的精细刻画,展示了词人在特定夜晚的心理变化,从孤寂到哀伤,再到最后的释然和自我慰藉,反映了一种复杂的情感历程。
  1. 艺术手法
  • 意象运用:词中的“竹风凉”、“梅雨霁”、“淡月当楼”等意象,不仅营造了一个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也加深了词人内心的孤独感和寂寞感。
  • 对比修辞:词人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与人的内心世界进行对比,增强了表达效果,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起伏。
  1. 文化意义
  • 古代诗词鉴赏:作为宋代词坛的杰出作品,《苏幕遮·小楼夜坐》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宇宙和人生的感悟。
  • 文学价值:此词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位置,被广泛研究和引用,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使之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资源。

总结上述内容,《苏幕遮·小楼夜坐》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的宋代词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映,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感悟和思考。这首词不仅在文学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更在情感表达和文化传承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