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何事苦魂销,独倚危栏遣寂寥。
陇首草肥秋放马,云边风急暮盘雕。
新愁半遂砧声起,壮志全同木叶雕。
况复登临近重九,一篱黄菊雨潇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幽居何事苦魂销,独倚危栏遣寂寥。
陇首草肥秋放马,云边风急暮盘雕。
新愁半遂砧声起,壮志全同木叶雕。
况复登临近重九,一篱黄菊雨潇潇。
《重阳前二日在西坪作》是唐代诗人司空曙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如下:
重阳日,独坐西坪上。
黄花已盛开,碧水静无声。
远山如黛,近水有情。
此景令人心旷神怡,忘却尘世烦忧。
首联“重阳日”,即重阳节的前一天,九月九日,诗人独自坐在西坪上。这里描写的是作者在节日前的孤独和寂寞。
颔联“黄花已盛开”,黄花,指的是菊花,象征着秋天的到来。此时菊花已经盛开,满山遍野都是金黄色的花朵,给人一种宁静、美好的感觉。
颈联“碧水静无声”,碧水,指的是清澈见底的河流或湖泊,通常代表平静和清澈。诗人站在河边,看到河水平静地流淌,没有一点声音,这让人感到一种宁静和安详。
尾联“远山如黛,近水有情”。远山,指的是远处的山峦,它们的颜色如同黑色的眉毛一样,显得非常美丽。近水,指的是近处的水面,它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里的“有情”一词表示近水的景色让人感到亲近和温暖。
整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喜悦和满足感。通过观察秋日里的大自然,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愉悦。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