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杂感

高浃天墟括九州,微茫一发认流求。
风生鳌背重溟黑,雷奋鲲身巨岛浮。
针路向空难问渡,铁礁拔地不容舟。
颜林几辈虫沙没,落日苍凉赤嵌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台湾杂感》为清代诗人张湄所作,是一首具有深刻历史和文化内涵的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作品原文:高浃天墟括九州,微茫一发认流求。风生鳌背重溟黑,雷奋鲲身巨岛浮。针路向空难问渡,铁礁拔地不容舟。乾坤何处存华发,妾媵偏能伴旅坟。
  2. 作者简介:《台湾杂感其一》由清代浙江钱塘人张湄创作,字鹭洲号南漪,又号柳渔,雍正十一年进士,官至兵科给事中,工于诗歌,与金志章、厉鹗等以诗相切磋。
  3. 主题内容: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台湾历史的回顾和对当地人民生活的同情。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历史背景。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故土的眷恋之情。
  4. 艺术特色:作为七言律诗,其押尤韵,出自《柳渔诗钞》。此诗在艺术上展现了张湄深厚的诗学修养,通过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观察,传达出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台湾杂感 其一》不仅作为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更是值得人们深入研究和欣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