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春令 · 感旧

簸钱堂上,避人羞傍,樱桃花树。半篙春水送蒲帆,便没个、相逢处。
今古伤心常如许。紫玉成烟苦。不是垂杨惯飞绵,被几阵、东风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留春令 · 感旧》是清代诗人曹贞吉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背景
  • 曹贞吉,字升阶,号南村,江苏常熟人。他的诗风格清新脱俗,以山水田园诗见长。他一生坎坷,屡试不第,后曾官至户部主事,却因政治失言被贬至边远地区。尽管遭遇种种打击,曹贞吉仍然保持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敏感,这种心态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1. 诗词原文
    簸钱堂上,避人羞傍,樱桃花树。
    半篙春水送蒲帆,便没个、相逢处。
    今古伤心常如许。紫玉成烟苦。
    不是垂杨惯飞绵,被几阵、东风误。

  2. 诗句解析

  • 簸钱堂上,避人羞傍,樱桃花树:这句描绘了一幅春天的场景,诗人站在一个可以俯视整个村庄的地方,周围是盛开的樱桃花。这里的“躲羞”可能意味着诗人对于世俗的眼光感到不安或尴尬。
  • 半篙春水送蒲帆,便没个、相逢处:描述了春天的景色,春水轻拂着蒲草船,而诗人却没有地方可以再次遇见那些熟悉的面孔。这句反映了一种失落或孤独的情绪。
  • 今古伤心常如许: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永恒的悲哀,无论古今都难以避免这种情感。这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 紫玉成烟苦:这里的“紫玉”可能是指某种珍贵的宝石,或者是诗人的一种比喻。”成烟苦”则暗示了这种珍贵之物最终化为乌有的痛苦。
  • 不是垂杨惯飞绵,被几阵、东风误:这里的“垂杨”指的是杨柳树,而“飞绵”可能是指柳絮。这句可能是在形容春风中飘散的柳絮,但东风似乎总是带来一些不幸或意外。

《留春令 · 感旧》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深刻理解。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曹贞吉成功地将个人经历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