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 · 黄梅遥和武曾

春前数点。向水边林下,孤影凌乱。圆磬开时,一抹檀心,明霞晕去还浅。分他崖蜜余甘后,怕金粟、如来窥见。映短篱、初月微昏,迢递暗香门掩。
蜂冻寒声细细,偶来觅蕊处,飞入难辨。莫是仙人,泪滴铜盘,幻作此花生面。谁家少妇年年织,织不到、乳莺娇茜。趁夜灯、移近樽前,验取珀光浓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疏影》是曹贞吉创作的一首词。《疏影·黄梅遥和武曾》是其中的一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独特感悟和情感表达。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曹贞吉(1634—1698),字升阶,又字升六,号实庵,安丘(今属山东)人,清康熙三年(1664)进士,曾官礼部郎中,因疾辞湖广学政归里,有《珂雪集》和《珂雪词》等著作传世。
  1. 诗词原文
    春前数点。向水边林下,孤影凌乱。圆磬开时,一抹檀心,明霞晕去还浅。分他崖蜜余甘后,怕金粟、如来窥见。映短篱、初月微昏,迢递暗香门掩。蜂冻寒声细细,偶来觅蕊处,飞入难辨。莫是仙人,泪滴铜盘,幻作此花生面。谁家少妇年年织,织不到、乳莺娇茜。趁夜灯移近樽前,验取珀光浓淡。

  2. 诗歌解析

  • “春前数点”描绘了春天来临前的几许细雨或露珠,营造了一种清新而又稍带冷意的氛围。
  • “向水边林下,孤影凌乱”表现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独自漫步的情景,孤独而不失诗意的意象贯穿整首诗。
  • “圆磬开时,一抹檀心”通过音乐与自然的结合,表达了一种平和与宁静的感觉。
  • “分他崖蜜余甘后,怕金粟、如来窥见”运用佛教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
  • “映短篱、初月微昏,迢递暗香门掩”则描绘了一幅朦胧而美丽的画面,初月微昏,夜色渐浓,门前隐约传来花香,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 “蜂冻寒声细细”捕捉了蜜蜂在寒冷中活动的声音,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
  • “莫是仙人,泪滴铜盘,幻作此花生面”以仙人比喻诗人自己,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 “谁家少妇年年织”反映了古代妇女辛勤劳作的生活情景,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平凡生活的同情与赞美。
  • “趁夜灯移近樽前,验取珀光浓淡”则体现了诗人品酒赏花时的闲适与雅致,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生活美好时光的珍惜。

《疏影·黄梅遥和武曾》不仅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艺术美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能够引发读者深入思考和共鸣的佳作。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展示了曹贞吉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深厚功力和高超才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