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晓角 · 春怨

亭阴弄碧,懒把金樽侧。莫怪泪痕常满,与东风、旧相识。
芳信连朝隔,玉箫吹不得。最是恹恹心性,比垂杨、更无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霜天晓角·春怨》是一首由清代诗人曹溶创作的词作。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美景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诗歌原文
    亭阴弄碧,懒把金樽侧。莫怪泪痕常满,与东风、旧相识。芳信连朝隔,玉箫吹不得。最是恹恹心性,比垂杨、更无力。

  2. 诗歌赏析

  • 情感表达:全词以“春怨”为题,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和自己的心境,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美景的留恋以及因时光易逝而产生的哀愁。
  • 意象运用:诗中使用了“亭阴”、“东风”、“芳信”等意象,通过对这些自然景物的描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 语言风格:曹溶的词作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词充满了诗意。
  1. 文化背景
  • 词的起源:词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起源于唐代,到了宋代发展为更加成熟的艺术形式。曹溶生活在明末清初,这一时期的词作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和个人的情感体验。
  • 词的风格特点:清词以婉约见长,强调意境和情感的细腻表达。曹溶的这首《霜天晓角·春怨》正是这种风格的体现。

曹溶的《霜天晓角·春怨》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词作,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形式的一次深刻展示。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国古代诗词的魅力。此外,通过对这首词的分析,也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些重要元素和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