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 将赴云中留别胡彦远兼戏其卖药

疮痍四海,笑澄清计短,须髯如戟。酒社飘零诗友散,高卧元龙百尺。女子知名,男儿失意,聊学韩康剧。千金肘后,何妨愈愁疾。
我亦北阮穷途,鲛人泪尽,双鬓多添白。风雪差排关塞去,不唤伤心不得。马背多寒,貂裘易敝,秉烛娱今夕。渭城歌彻,楼外晚山重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曹溶的《念奴娇·将赴云中留别胡彦远兼戏其卖药》是一首明朝时期的词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离别之情和对世事的看法。以下是对这首词的详细介绍:

  1. 作品原文: 疮痍四海,笑澄清计短,须髯如戟。 酒社飘零诗友散,高卧元龙百尺。 女子知名,男儿失意,聊学韩康剧。 何须叹,有酒有肉为欢易。
  2. 作品赏析:《念奴娇·将赴云中留别胡彦远兼戏其卖药》以壮阔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即将离开胡彦远时的复杂心情。词中“疮痍四海”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现状的关注与担忧,而对“须髯如戟”的形容则揭示了胡彦远的英勇形象。此外,通过“酒社飘零诗友散”展现了一种文人之间的孤独与疏离,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这种社交状态的无奈。
  3. 创作背景:《念奴娇·将赴云中留别胡彦远兼戏其卖药》是在明朝时期创作的。据资料显示,曹溶在创作此词时,正值国家政治动荡、社会矛盾激化的时期。因此,作品中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情感,还蕴含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曹溶的这首词作不仅展现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明朝时期社会的复杂性和文人的内心世界。通过对词中的艺术特色、情感表达和社会背景的综合理解,可以更全面地把握这首词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