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山荒棘,犹争道、国士和诗葬处。冈势崚嶒吞云水,写就三秦风度。弹遍青萍,兴来拂袖,不向人间住。几番花落,问春曾否如故。
莫恨短碣模糊,高冢麒麟,更销沉无数。历算古今谁寿考,百种输他词赋。结客东南,长留生气,吹散泉台暮。一杯相酹,石门松鬣群舞。
念奴娇 · 拜太白山人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念奴娇·拜太白山人墓》是一首由明末清初诗人曹溶创作的词。这首作品不仅是文学上的珍品,也是对历史人物的一种深情缅怀。
词的开头部分描绘了墓地四周的自然景观,四山荒棘之间,有一片地方成为了国士和诗人安葬的地方。这种描写不仅生动地勾勒出墓地的荒凉与庄重,也体现了作者对于这片土地的情感寄托。
词中“冈势崚嶒吞云水,写就三秦风度”两句,通过形容山势的险峻,以及那股气势能吞噬云雾的壮观景象,展现了太白山人的豪迈与坚韧。这不仅是对太白山人本人性格和精神的一种赞美,也是对其诗作风格的高度评价。
词中“弹遍青萍,兴来拂袖,不向人间住”表达了作者对于太白山人那种超然物外、不为世俗所累的生活态度的欣赏。这种态度在今天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提醒人们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杯相酹,石门松鬣群舞”这两句,既是对太白山人生前事迹的一种缅怀,也是对他死后影响的一种象征。这里的“一杯相酹”指的是以酒祭祀,而“石门松鬣群舞”则形象地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仿佛太白山人的遗风仍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
《念奴娇·拜太白山人墓》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文学作品,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一个历史人物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反映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远的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