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日本使者仓松敖

晓日扶桑壮节旄,使臣修贡出词曹。
殿班柳拂银花佩,海泊霜明赤冶刀。
重译文章通上国,八荒珠玉会神皋。
汉家月色春申浦,万里沧波去梦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日本使者仓松敖》是一首清初的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日本使者的敬意及对两国文化交流的期望。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背景和作者介绍:

  1. 诗歌原文:《赠日本使者仓松敖》是清代诗人曹寿铭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描述了晓日初升时扶桑(即日本的朝阳)的景象,同时赞扬了日本使者的壮节和出使的使命。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使者的形象,如“殿班柳拂银蘤佩”和“海泊霜明赤冶刀”,展现了使者威严而庄重的姿态。诗的最后一句“汉家月色春申浦,万里沧波去梦劳”,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使者旅途辛苦的同情与祝福。
  2.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清朝与日本之间进行文化交流的背景下。《赠日本使者仓松敖》作为一首诗歌,其创作时间可以追溯至清代中期,大约在咸丰年间。当时中日两国正处于交往的初期阶段,曹寿铭作为一位候选知县,他的作品可能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对国际交流的看法和情感。
  3. 诗歌鉴赏:这首诗的语言精炼,意象丰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对日本使者的尊敬和对两国未来交流的美好祝愿。诗中的“海泊霜明赤冶刀”等意象,不仅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也体现了他对日本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4. 作者介绍:曹寿铭,字文孺,是清代会稽人。他曾在咸丰戊午年考中优贡,并担任过候选知县。曹寿铭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曼志堂遗稿》中,其中包含了他的许多诗词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在当时受到好评,而且对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

《赠日本使者仓松敖》是一首充满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诗歌,它不仅反映了作者对日本使者的敬意和友谊,还表现了当时中国文人的国际视野和开放态度。这首诗不仅是研究清代文化的重要资料,也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亮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