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春早北方迟,渐近中原气候宜。
柳色一湾风暖后,桃花三月燕来时。
人同逸少非无感,地奉咎繇尚有祠。
怀古难寻觞咏乐,芳辰坐惜片帆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南方春早北方迟,渐近中原气候宜。
柳色一湾风暖后,桃花三月燕来时。
人同逸少非无感,地奉咎繇尚有祠。
怀古难寻觞咏乐,芳辰坐惜片帆驰。
《上巳日六安放舟作》是清代诗人张际亮的一首诗。
张际亮,字享甫,号华胥大夫,出生于福建建宁。他是一位有“狂名”的诗人,曾易名享辅以参加乡试,并最终中举。他的诗作风格沈雄悲壮,创作了大量作品,如《金台残泪记》、《思伯子堂诗集》、《松寥山人集》、《娄光堂稿》等。张际亮的创作生涯跨越了清朝多个历史阶段,其诗歌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还抒发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感慨。
《上巳日六安放舟作》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上巳节期间,这是中国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会进行春游,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诗中描述了春天的到来,柳色一湾,风暖后桃花盛开的景象。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古人逸少的怀念以及对自己身处的历史背景的理解,即地奉咎繇尚有祠,怀古难寻觞咏乐,芳辰坐惜片帆驰。
《上巳日六安放舟作》不仅是张际亮诗歌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清代诗歌及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文本。通过这首诗,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