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路蟋蟀

井梧飘后愁堪赋,俄闻这番凄语。接砌花根,连阴树底,那不消人魂处。高吟低诉。恰经断回文,指寒停杼。灯影清莹,夜深怪尔撩愁绪。
苔茵露浓过雨,似休还又杂,月下鸣杵。唧唧荒村,喓喓静馆,作出秋声无数。何当递与,惹鹤步挨来,呆儿痴女。盆盒携归,逞馀音更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台城路·蟋蟀》是清代诗人曹鉴冰创作的一首词。下面是对这首词的详细介绍:

  1. 作品原文:井梧飘后愁堪赋,俄闻这番凄语。接砌花根,连阴树底,那不消人魂处。高吟低诉。恰经断回文,指寒停杼。灯影清莹,夜深怪尔撩愁绪。苔茵露浓过雨,似休还又杂,月下鸣杵。唧唧荒村,喓喓静馆,作出秋声无数。何当递与,惹鹤步挨来,呆儿痴女。盆盒携归,逞馀音更苦。

  2. 作者简介:曹鉴冰,字苇坚,号月娥,金山人,尔垓女,娄县张殷六室。有《绣馀试砚稿》《清闺吟》等。

  3. 作品背景:这首词作于清朝康熙年间(约1680年左右),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曹鉴冰以词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体现了他深沉的情感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4. 艺术特色:《台城路·蟋蟀》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内涵,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审美情趣。词中的“苔茵露浓过雨”等描绘,生动地勾勒出一幅秋天夜晚的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寂寥的环境中,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忧愁。

《台城路·蟋蟀》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文学作品,也是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阅读这首词,不仅能够领略到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华,也能够深刻理解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因此,对于喜欢古典诗词的读者来说,《台城路·蟋蟀》是一部值得反复品味的优秀作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