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日夕雨初过,闲亭敞幽景。
结庐远人村,松月共清冷。
竹风生夜凉,池荷泻疏影。
仰观天宇澄,云路一何永。
怅然念古人,此心徒耿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夏日南亭怀辛大》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而非清代张凤所创作。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情的语言表达,展现了诗人在夏日南亭中的悠闲自得和对老友的深切怀念。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作者介绍
  •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世称“孟襄阳”,汉族,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与王维并称“王孟”。他的诗歌以写景见长,善于捕捉自然风光的神韵,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
  1. 诗歌原文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2. 诗歌解析

  • 开篇描写:“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这两句诗通过夕阳西下和明月东升的自然景象,为读者营造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氛围。
  • 人物情感:“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诗人披散头发,享受着傍晚的凉爽,开窗而卧,展现了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
  • 感官体验:“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荷花的幽香和竹叶的滴露声营造出了一种清新宜人的自然环境,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 内心世界:“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诗人本想弹奏琴曲以抒发心中的愉悦,但遗憾的是没有知音相伴,这种孤独感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 怀念故人:“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诗人因思念朋友而夜不能寐,甚至梦见了他们共度良宵的情景,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不仅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深邃的情感著称,而且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上的瑰宝,也是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典范,值得后人深入研究和欣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