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针

剧怜辛苦手中轻,一寸拈来一寸情。
磨到光时方有用,尖从刺后始无声。
偶凭投芥交原合,为想添花巧更生。
何事深闺停不语,鸳鸯绣出太分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咏针》是一首诗,不是文学作品《咏针》是清代作家文映江创作的一首古体诗。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诗歌是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用以抒情、言志或反映社会现实。《咏针》通过针这一日常生活中的物件,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局和社会风气的批判。

《咏针》的创作背景和作者介绍如下:

  • 创作背景:《咏针》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上存在的某些现象的不满和批评。通过对针这一工具的描绘,作者借题发挥,讽刺了那些缺乏道德操守、只顾自己利益的人。
  • 作者介绍:文映江,清代拔贡,他的诗歌以尖锐的讽刺和深刻的社会观察著称。他的其他作品也体现了他对时事政治的关注,以及对社会弊病的深刻洞察。

《咏针》作为一首古体诗,虽然在文学价值上可能不如《红楼梦》、《水浒传》等四大名著那样广为人知,但它仍然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通过对《咏针》的介绍,可以看到古代文人如何运用诗歌这一艺术形式,来表达他们对国家大事、民生疾苦的关心以及对时弊的批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