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始心为韩,美哉文成志。
韩亡乃归汉,出处必以义。
大义经激发,曷敢生退避。
副车一击之,大索咸阳地。
亡命竟保全,此事关天意。
圯桥黄石公,踪迹太诡异。
一卷阴符经,作用判为二。
何须从景驹,无宁事刘季。
长事帷幕间,六合收指臂。
复韩宜说楚,抗论明义利。
横阳君成贤,敢请归以事。
天心固有在,成也中道弃。
谒者高阳生,倡立六国嗣。
窃念六国中,韩宜拜其赐。
胡为借箸筹,竟拂此君议。
立韩终不久,适为楚所饵。
以是知侯心,计之亦巳閟。
鸟啄既堪悉,鸱夷更可愧。
鸟尽弓不藏,终招人主忌。
信何囚且醢,此事由自致。
百尔方寒心,况敢居尸位。
四皓荐诸庭,可代厥躬悴。
岂慕万户侯,榖城聊自庇。
明哲能保身,辟谷实虚伪。
读留侯传书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读留侯传书后》是清代诗人张廷寿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通过对《史记·留侯世家》的解读,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历史命运的思考。下面详细探讨这首诗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作品简介:《读留侯传书后》是张廷寿根据《史记·留侯世家》所写,通过诗歌的形式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评论。在这首诗中,作者不仅描述了韩王的灭亡与刘邦的成功复辟,还表达了自己对于忠义、义气和权谋的看法,以及对于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
诗的主旨:《读留侯传书后》的主旨在于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思考,表达一种对大义和原则的坚持。诗中多次提到“出处必以义”的思想,强调了在面对国家和个人的抉择时,必须坚守正义和忠诚。这种思想反映了作者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敬仰,同时也表明了自己对于历史事件的评价标准。
诗的艺术风格:张廷寿的诗歌风格独特,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这首诗在艺术上也展现了作者的高超技巧,如用词精炼、意象鲜明、情感深沉等。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诗歌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共鸣,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传承。
《读留侯传书后》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部蕴含丰富思想和情感的历史文献。它通过古人的智慧和情感,为现代读者提供了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