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恨事宁有此,韩侯乃不如雍齿。雍齿无功犹得侯,韩侯功成竟诛死。
请假王制全齐为,汉树威望臣心非。有携赤帝大怒良蹑足,勋业愈高死愈速。
不听蒯彻争龙兴,肯助陈豨效羝触。迎銮云梦甘成禽,臣罪当诛亦可赎。
未央罗织断身首,功狗功人同一哭。人谓太公一块肉,分我杯羹帝心毒。
高鸟既尽弓不藏,只一功臣宜赤族。我读求贤诏、猛士歌,始知杀信良由后意多。
钟室沈冤帝亦悟,牝鸡司晨奈尔何。吁嗟汉天子,畏雉如畏虎。
吁嗟汉昭阳,制龙如制羊。拔龙爪牙去龙角,囚何醢越诛韩王。
韩能兴汉必复汉,不尔产禄何由强。君不见戚姬人彘赵王死,万乘莫保妾与子,何况王孙一国士。
淮阴侯二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淮阴有感二首》是清代文学家吴伟业创作的一组七言律诗,这组诗作表达了诗人路过淮阴时对西汉淮南王刘安“得道仙去”的感慨和对明亡时的无奈。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简介:吴伟业,字宾发,号秋帆,江南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卒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他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家庭熏陶,酷爱古典文学。吴伟业曾参与抗清斗争,后因形势所迫转而为清廷效力。他的诗歌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沧桑巨变,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作品原文:
淮阴侯国破军残,韩信无路可逃生。
鸡犬升天终一梦,英雄泪洒霸王城。整体翻译:淮阴侯国破军残,韩信无路可逃生。
鸡犬升天终一梦,英雄泪洒霸王城。词句注释:《淮阴侯二首》的序言中提到,这是在友人陈季鸣的努力下搜罗得若干首,并从燕侨斋偶存稿中得序一篇冠于其首以待梓云。
白话译文:淮阴侯国破军残,韩信无路可逃生。
鸡犬升天终一梦,英雄泪洒霸王城。创作背景:吴伟业生活在清朝初年,这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目睹了明朝末年的衰败和清朝的建立,这些历史事件深深影响了他对历史人物的看法和表达。
名家点评:关于《过淮阴有感二首》的评价,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有研究者认为这首诗通过淮阴侯韩信的故事,反映了吴伟业对历史兴衰的深刻感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过淮阴有感二首》不仅是一首表现历史兴衰和个人感慨的诗歌,也是清代文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个人命运的关注。通过对这两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清代文学的特点及其在历史背景下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