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矫韩侯孰知己,前惟漂母后吕雉。
无侯刘忽诸有侯,吕侯功成竟诛死。
母能活侯雉杀侯,生死英雄两女子。
汉高祖,萧相国,知侯只得皮毛耳。
国士乃为执戟郎,项籍重瞳宜愧死。
《淮阴侯二首》的译文如下:
矫矫韩侯孰知己,前惟漂母后吕雉。
无侯刘忽诸有侯,吕侯功成竟诛死。
母能活侯雉杀侯,生死英雄两女子。
汉高祖,萧相国,知侯只得皮毛耳。
注释解析:
- “矫矫韩侯孰知己” :韩信(即韩侯)是一位英明的将领,他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和支持。
- “前惟漂母后吕雉” :在他成功之前,只有一位名叫漂母的女性支持他;在他功成名就之后,又有另一位名叫吕雉的女性对他进行陷害和最终的杀害。
- “无侯刘忽诸有侯” :韩信虽然没有被封侯(因为当时的规定是有功之臣不能封侯),但他的部下却有许多被封了侯的。
- “吕侯功成竟诛死” :尽管吕后帮助刘邦夺取了政权并建立了西汉王朝,但韩信最终还是被处死。
- “母能活侯雉杀侯” :这句话表达了母亲(漂母)救了韩信一命,而最终也导致了韩信的死亡。
- “生死英雄两女子” :韩信和吕雉都是英雄人物,但他们的结局却是生死对立。
- “汉高祖,萧相国” :这里提到了汉朝的两位重要人物,汉高祖(刘邦)和萧何。
- “知侯只得皮毛耳” :这里的“知”可能指的是了解、认识,“皮毛”则是指表面的、肤浅的了解。整句话的意思是说,对韩信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层次。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韩信的不同命运,揭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和复杂性。韩信虽然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未能获得应有的地位和荣誉,反而遭受了致命的打击。诗中还提到了吕后的残忍和无情,以及她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不惜牺牲他人的行为。此外,诗中也反映了历史变迁的无常,即使是曾经的英雄人物也可能因为一时的错误而走向灭亡。这首诗深刻地描绘了历史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同时也提醒人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谨慎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