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恨事宁有此,韩侯乃不如雍齿。雍齿无功犹得侯,韩侯功成竟诛死。
请假王制全齐为,汉树威望臣心非。有携赤帝大怒良蹑足,勋业愈高死愈速。
不听蒯彻争龙兴,肯助陈豨效羝触。迎銮云梦甘成禽,臣罪当诛亦可赎。
未央罗织断身首,功狗功人同一哭。人谓太公一块肉,分我杯羹帝心毒。
高鸟既尽弓不藏,只一功臣宜赤族。我读求贤诏、猛士歌,始知杀信良由后意多。
钟室沈冤帝亦悟,牝鸡司晨奈尔何。吁嗟汉天子,畏雉如畏虎。
吁嗟汉昭阳,制龙如制羊。拔龙爪牙去龙角,囚何醢越诛韩王。
韩能兴汉必复汉,不尔产禄何由强。君不见戚姬人彘赵王死,万乘莫保妾与子,何况王孙一国士。
淮阴侯韩信,是西汉的开国功臣。他与刘邦结为异性兄弟,共同打下了汉朝江山。但是韩信在功成名就之后,却遭到刘邦的猜疑,被逼自杀身亡。这首诗就是诗人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回忆和感慨。
首句“世间恨事宁有此”,诗人感叹世间竟然有如此令人痛恨的事情。接着,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对韩信和雍齿的不同看法。他认为,韩王之所以不如雍齿,是因为韩王没有功劳却得到了封赏,而雍齿虽然无功,但最终却得以善终。
中间四句,诗人进一步分析了韩信被杀的原因。他认为,如果汉高祖能够按照“王制”来处理整个齐国的事务,那么就不会有人能够撼动他的地位。然而,他却听信了蒯彻的建议,导致了自己的失败。最后,诗人用“臣罪当诛亦可赎”这句话来讽刺汉高祖的无能和偏袒。
末两句,诗人再次强调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汉高祖应该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不应该为了个人的私心而置国家于不顾。同时,他也提醒人们要警惕那些试图篡夺皇位的人。
整首诗通过对韩信被杀事件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现实社会的忧虑。它既有历史价值,又有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