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始心为韩,美哉文成志。
韩亡乃归汉,出处必以义。
大义经激发,曷敢生退避。
副车一击之,大索咸阳地。
亡命竟保全,此事关天意。
圯桥黄石公,踪迹太诡异。
一卷阴符经,作用判为二。
何须从景驹,无宁事刘季。
长事帷幕间,六合收指臂。
复韩宜说楚,抗论明义利。
横阳君成贤,敢请归以事。
天心固有在,成也中道弃。
谒者高阳生,倡立六国嗣。
窃念六国中,韩宜拜其赐。
胡为借箸筹,竟拂此君议。
立韩终不久,适为楚所饵。
以是知侯心,计之亦巳閟。
鸟啄既堪悉,鸱夷更可愧。
鸟尽弓不藏,终招人主忌。
信何囚且醢,此事由自致。
百尔方寒心,况敢居尸位。
四皓荐诸庭,可代厥躬悴。
岂慕万户侯,榖城聊自庇。
明哲能保身,辟谷实虚伪。

张廷寿的《读留侯传书后》是一首充满深意和感慨的诗。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终始心为韩:表达的是始终如一的决心,即坚定地支持韩国(此处以韩代指忠义之国)。

  2. 美哉文成志:赞美文成武功的成就,文指的是智谋与策略。成就志向表示完成大业,取得伟大的成就。

  3. 韩亡乃归汉:韩国已经灭亡,于是归顺了汉朝。这里表达了对汉朝政权的支持,也暗示了忠诚的抉择。

  4. 出处必以义:出仕或隐居都必须以道义为准绳。强调了在政治生涯中必须坚守道义的原则。

  5. 大义经激发:强烈的正义感促使其采取行动。激发意味着被某种强大的动力所驱动,从而采取行动。

  6. 曷敢生退避:怎敢因害怕而逃避困难。表达了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的态度。

  7. 副车一击之:象征性的一击就足以摧毁敌人。比喻手段高明,一击即中,成功立竿见影。

  8. 大索咸阳地:大举搜捕秦国的土地,意谓彻底消灭敌人或消除隐患。

  9. 亡命竟保全:即使身处困境也能保全性命,这显示了作者对形势的清醒判断和处变不惊的气度。

  10. 此事关天意:这件事关系到天命或命运。暗喻事情的发展超出了个人所能控制的范围。

  11. 圯桥黄石公:圯桥和黄石公都是古代神话人物,这里可能象征着智慧和指导者的角色。

  12. 一卷阴符经:指《阴符经》,一本关于道家哲学和兵法的书籍,可能在这里象征着深刻的哲理和战略思想。

  13. 作用判为二:两种不同的用途或效果。可能指同一本书有不同的解读和实践方法。

  14. 何须从景驹:不必追随景驹这样的人物,景驹可能是历史上的人物或传说中的角色。

  15. 无宁事刘季:宁可选择刘季而不是景驹。表明了对刘季的忠诚和支持。

  16. 长事帷幕间:长期在幕后策划或工作,可能暗喻权谋和策略。

  17. 六合收指臂:天下归附,权力集中。体现了统一的力量和掌控全局的能力。

  18. 复韩宜说楚:复兴韩国需要说服楚国合作。可能暗示外交上的联盟和联合行动的重要性。

  19. 抗论明义利:公开讨论,阐明道义利益。展现了坚持正义和理念的决心。

  20. 横阳君成贤:一个名叫横阳的人成为贤者,可能指的是某位有德行的君主。

  21. 敢请归以事:请求回去完成某项重要任务。表现出对国家或组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2. 天心固有在:上天的意志或天意是存在的。强调了天命不可违和顺应天意的重要性。

  23. 成也中道弃:成功是因为遵循中庸之道而放弃。可能指在追求成功时也要避免走极端。

  24. 谒者高阳生:一位叫高阳的使者。可能是传达某种命令或指示的角色。

  25. 倡立六国嗣:倡导建立六国的继承人或者继承者。可能是指恢复或延续某个国家的合法性和权威。

  26. 窃念六国中:私下里思考六国中的情况。可能反映了对战国时期复杂局面的考量。

  27. 韩宜拜其赐:韩国应该接受这些赏赐。可能是指对韩国的援助和恩赐。

  28. 胡为借箸筹:为什么要借助餐具来筹划?可能是指用智慧和策略解决问题。

  29. 立韩终不久:虽然立下韩国的目标,但实现的时间不会太长。可能是指目标的实现需要时间和耐心。

  30. 适为楚所饵:正好成为了楚人的饵食。可能暗示了某种战略上的失误或被利用的局面。

  31. 以是知侯心:因此知道对方的用心或意图。体现了对人性和动机的理解。

  32. 计之亦巳閟:他的计谋也已经成熟。表达了对方计划已定、行动在即的意思。

  33. 鸟啄既堪悉:鸟啄尽,弓箭不用藏。表达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一切皆有定数。

  34. 鸱夷更可愧:鸟兽都应受到惩罚。可能暗示即使是无辜者也不应受到牵连或误解。

  35. 鸟尽弓不藏:鸟没有了,箭袋就不用藏起来了。表达了物极必反的道理,事情到了尽头就不再继续。

  36. 信何囚且醢:真的会像被囚禁并被剁成肉酱那样吗?表达了对某种结果的担忧和不确定性。

  37. 此事由自致:这件事情是自己造成的吗?可能指责任归属的问题,探讨事件的责任应由谁承担。

  38. 百尔方寒心:你们现在都很寒心。可能是指大家对某件事情的反应或态度。

  39. 况敢居尸位:又怎么敢坐在尸体旁边?可能表示一种对现状的不满或对过去行为的后悔。

  40. 四皓荐诸庭:四个隐士推荐他们到朝廷。可能指的是通过某些关键人物的努力,实现了某种转变或改革。

  41. 岂慕万户侯:难道只羡慕那些拥有万户之家的侯爵们吗?表达了对于财富或地位的追求与反思。

  42. 榖城聊自庇:在谷城聊作保护者。可能是指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或保持中立的立场。

  43. 明哲保身:明智的人保全自己的生命。体现了对个人安全和生存的重视,同时也是一种对现实妥协的表现。

  44. 辟谷实虚伪:拒绝饮食,这实际上是虚假的行为。表达了对虚伪行为的道德谴责和批判。

  45. 何须从景驹:何必跟随景驹呢?可能指追随正确的道路更为重要,而不是盲目追随他人。

  46. 无宁事刘季:宁愿侍奉刘季也不愿跟随景驹。体现了对不同领导的忠诚与取舍的选择。

  47. 长事帷幕间:长时间在幕后策划或工作。可能表示了一种对权力中心的深入参与和影响。

  48. 六合收指臂:天下归附,权力集中在一个人手中。体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和个人影响力的重要性。

  49. 副车一击之:副车被击中,大范围的破坏发生。可能指一次决策或行动就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50. 亡命竟保全:虽然身处困境,却最终得以保全。表达了逆境中的生存能力与坚韧不拔的精神。

张廷寿的《读留侯传书后》不仅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诗歌,同时也是对历史、道德、政治和个人抉择等多重主题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这首诗不仅仅是文学作品,也是历史的记载和文化的传承,对于了解和研究中国古典文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