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应曲春晓

春晓。春晓。风雨夜来多少。窗前曙色凄迷。
枕畔时闻鸟啼。啼鸟。啼鸟。偏是把人梦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转应曲·春晓》是清代诗人张友书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描绘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以及随之而来的清晨曙色和枕畔鸟啼的景象,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界变化的敏感反应和内心的情感波动。下面对《转应曲·春晓》的内容进行介绍:

  1. 作品原文
    春晓。春晓。风雨夜来多少。
    窗前曙色凄迷。枕畔时闻鸟啼。
    啼鸟。啼鸟。偏是把人梦搅。
  • 首句“春晓”点明时间与季节,紧接着以“风雨夜来多少”描写了天气的变化和夜晚的情景。
  • “窗前曙色凄迷”描绘了晨曦初现时的朦胧景象,而“枕畔时闻鸟啼”则表达了对自然声景的感知和情感的体验。
  1. 作者生平:张友书(约1870年前后在世),字石屏,号梅村,浙江嘉兴人,清末近现代初的著名词人、诗人。他的创作生涯跨越了清末和民国初期,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词作。

  2. 文学价值:作为一首抒情小令,《转应曲·春晓》体现了词人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通过对风雨之夜和晨曦时分自然景象的细节描绘,词人不仅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思绪,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对生命律动的感悟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转应曲·春晓》不仅是一首艺术上精湛的词作,更是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通过这首词,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以及在自然变换中寻找生命意义和情感寄托的独特视角。

相关推荐